观察、描述矿物(二) 一、教材分析: 教材《岩石和矿物》单元分2个学习专题———岩石专题和矿物专题,《观察、描述矿物(二)》一课属于矿物专题。本课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形状。难点是观察、描述矿物的光泽。教科书内容的思路是先指导方法,然后实践运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指导方法时,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常见物体的透光和反光情况,再过渡到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和反光情况。 第一部分: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教科书没有具体规定观察哪几种矿物的透明度,教师可选择当地容易找到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矿物供学生分组观察。第二部分:观察矿物的形状要说明的是:自然界中的矿物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只有这几种。我们见到的矿物更多的是不规则的块状(矿物晶体很小,组合紧密,以致肉眼不能分辨)。同一种矿物的晶体有时会具有不同的形状。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矿物颜色、条痕、软硬基础上学习的第二课时,重点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形状。生活中学生对物体是否透明还是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对物体透明度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区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对光泽的观察与描述,学生比较陌生,可以从物体的反光情况引入。四年级学生对于观察有明显规则几何形体的矿物相对比较简单。因此,经过这节课后学生会学到几种重要的观察、描述和识别矿物的方法,培养观察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2.不同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不同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对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 2.在观察过程中能及时进行观察记录。 3.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矿物的观察和研究兴趣。 2.能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难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五、器材准备: 小组准备:一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纸;铁片、玻璃、泥土、蜡烛、丝绸、锡纸;一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矿物;一组具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的矿物。 六、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每个小组将桌子上的集中矿物,按照莫一个相似的特点进行分类。并思考:你是按照什么特点分的? 学生可以根据矿物的相似的颜色、软硬、光泽、透明度、形状等分类,只要具有相同的分类标准。 2.师:同学们有的根据我们上节课观察的矿物特点分类,有的是按照其他的特点分类的。因此,我们除了在颜色、条痕、软硬方面,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描述矿物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附板书记录。 3.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从矿物的透明度、光泽以及形状,来继续“矿物之旅”。 PPT出示课题:观察、描述矿物(二) (二)观察、描述矿物透明度 1.板书:透明度 师:你们觉得什么是物体的透明度?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了解学生前概念。 2.出示(三张纸):透明纸、半透明纸、不透明纸 师:这三张纸的透明度一样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讨论 师:你有什么方法来证明它们的透明度? 学生讨论反馈:隔着这三种纸,观察纸下面的字;手电筒照射;对着阳光等。 师:那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法来验证它们的透明度,并想想我们该如何描述这三张纸的透明度情况? 学生小组实验,交流三张纸的透明情况,教师帮助得出分别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来描述三张纸的透明度。 PPT出示小结。 3.观察几种矿物的透明度 PPT出示几种矿物图片。 师:这里有几种矿物,我们可以怎样来观察它们的透明度呢?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小组讨论,反馈:用手电筒照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