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1张PPT。走近印度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亚洲弦歌》 第二课时 《深情》 《小河的呼唤》 欣 赏 走进印度:印度: 印度共和国: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历史上,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几经改变。西汉译为“羌独”,东汉称它为“天竺”。唐代玄奘根据当地发音,称做印度。 印度的旅游业比较发达,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普尔、昌迪加尔、那烂陀、迈索尔、泰姬陵、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但不论讲着何种语言,歌舞作为印度人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共同的语言 。一部典型的宝莱坞影片至少要有五六段华丽歌舞,而且是大团圆结局。印度建筑泰姬陵印度服饰印度歌舞《深情》 (西塔尔与小提琴重奏) 拉维?香卡曲《深情》(西塔尔与小提琴重奏) 拉维?香卡曲 西塔尔: 印度最重要的乐器。 印度最流行的拨弦乐器,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琴身呈梨形,音域达三个八度,多用于印度古典音乐的独奏或伴奏。 小提琴: 是一种弦乐器。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又被称为“乐器皇后”。《深情》(西塔尔与小提琴重奏) 拉维?香卡曲 《深情》是根据北印度的“拜拉夫”拉格(一种特殊组合的音响,它的音符和旋律运动像装饰品一样,使人为之陶醉 )创作的。这种拉格是在虔诚祈求上苍时用的,应在清晨演奏。 乐曲开始部分为阿拉普,由一种长颈的弹拨乐器坦布拉奏出持续的长音为背景。西塔尔首先自上而下拨奏,预示乐曲的开始。随后,小提琴在低音区进入,西塔尔奏出仿佛与小提琴相应和的曲调。随后小提琴和西塔尔共同奏出了委婉曲折、发自内心的音调,让听者似乎置身于古印度的阿陀石窟中,聆听虔诚的印度人向神祇诉说他们苦难的生活。 在将近2分40秒的时候,悄悄进入的坦布拉鼓声结束了阿拉普。坦布拉鼓奏出了明显的汀塔拉的节奏圈。随后的音乐中给我们呈现出另一幅画面:古代印度寺庙中的舞女在婆娑起舞,她们以动人的舞姿、深情的眼神和虔诚的心情供奉着神袛。小提琴琴弓在四条弦上飞快地跳动、舞女们的舞步也不断加快,在音乐到达高潮后,西塔尔和小提琴的音乐回到了悠长抒情的音调上,石窟又恢复了宁静。拉维?香卡: 拉维·香卡(1920.4—2012.12.11) 最令世人景仰的闻名世界的印度音乐家,印度古典音乐教父、他优美的西塔尔琴声征服了世界,把印度音乐传遍了全球。 拉维·香卡的琴声在印度音乐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甲壳虫乐队著名吉它手乔治·哈里森的恩师,1960年,甲壳虫乐队邀请拉维同台演出,此后,西方的摇滚一代借鉴其独特的西塔尔琴演奏技巧使吉他演奏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在20 世纪中,他前后荣获14 个荣誉博士学位。2002年拉威·香卡第三次获格莱美音乐金碟奖。耶胡迪?梅纽因: 美国犹太裔小提琴家,他同时也是一位指挥家,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史上“罕见的神童”。他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7岁因出色地演奏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一鸣惊人。。 晚年的梅纽因主要作为指挥家活跃在舞台上,同时致力于音乐教育。20世纪60年代他在英格兰建立的梅纽因音乐学校成了天才音乐家的摇篮,中国著名的小提琴家吕思清和胡坤都是他门下的高徒。 背景资料: 1963年,在英国爱丁堡音乐节上,拉维?香卡携手小提琴演奏大师梅纽因进行了一次被称为“东方与西方相遇”的西塔尔琴与小提琴的二重奏表演,而演奏的乐曲正是由拉维?香卡根据印度古典音乐中的“早晨的拉格”所创作的《深情》。 由西方乐器和印度乐器合奏印度古典音乐,这在音乐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东西方音乐交流的一次极具意义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