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12461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导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9次 大小:84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6课,北宋,政治,导学案,答案
  • cover
课题:2.1北宋的政治 ( )课时 班级:_____姓名:_____ 【课程标准】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北宋中文轻武的特点,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2.识读《五代十国形势图》《北宋形势图》和相关文献,从中提取有效信息;通过阅读课本和相关史料,列举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北宋中文轻武的特点,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影响;通过历史剧或历史故事再现历史,多渠道感悟历史。 3.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带来的利与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北宋的建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 一、北宋的建立 :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在_____发动兵变,部下拥立他当皇帝,他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_____,以_____为都城,史称_____。他就是_____。 二、北宋的局部统一:1.统一方针:_____;2.概况:结束了_____和_____的分裂割据局面。 三、北宋的政治--强化中央集权(中央集权达到_____的程度,_____大大加强) (一)措施: 措施 影响 积极 消极 军权 1.解除_____的兵权,牢牢控制了_____。2.控制对_____,禁军首领有握兵之重而无_____。3.经常调换_____,定期_____,割断_____与地方和士兵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中央集权达到_____的程度,_____大大加强。 行政权 中央 宋太祖为了防止_____权力过大,采取_____的办法,削弱_____:(宰相的设置人数上,不止一人,设置相当于副宰相_____,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_____,分割宰相的____、_____大权。 地方 1.为了_____,派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取代原来_____手下的爪牙。2.为防止_____难以控制,实行_____制度;还在各州政府设置_____,以_____。 财政权 1.取消_____权力,除了_____用作地方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_____掌控;2.陆续在地方设置_____,把_____收归中央。 文化上(广开科举) 宋朝注重发展_____事业,改革和发展了_____。大幅度增加_____,进士不仅_____,还_____。 (二)特点:重文轻武 1.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_____的弊端重现。 2.表现:(1)宋太祖:重用_____掌握_____大权。(2)宋太宗继续采用重用_____、提升_____地位的政策,使_____格局逐渐形成。(3)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_____,甚至主持_____,____和_____高于武将。(4)武将受到_____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_____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_____。 3.影响:(1)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____风气,杜绝了_____和_____的情况的发生,有利于_____和_____。(2)消极:p32知识拓展:导致_____下降,_____下降,增加了_____。 〖能力提升--材料解读〗 1.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通签书(共同签署)施行。” 材料二:乾德二年(964年)(宋太祖)又接受赵普的建议,下令各地方每年的财政收入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运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不得占留。翌年,又在各路设置转运使,掌管一路财赋。 (1)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了宋太祖削弱地方的哪些方面的权利? (2)材料一中“通判”的设置有什么作用? 2. 阅读材料,回答: 后周 960年 北宋 阅读以上不同时期的史料,说说北宋前后的社会风气有什么变化? 〖小结〗 先南后北,局部统一 北宋的建立 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皇权大大加强 强化中央集权 (军权、行政权、财政权、文化上) 积贫积弱 重文轻武 〖作业布置〗 1.必做:《能力培养》第6课 2.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