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30035

苏教版物理中考复习资料,补习资料(含知识讲解,巩固练习)39中考冲刺:力学实验题 (提高)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5236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中考,苏教版,实验,力学,冲刺,讲解
  • cover
中考冲刺:力学实验(提高) 【中考展望】 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1、测量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正确操作,是考查其他实验的基础。熟悉各种仪器及仪表的操作规则是解决这类测量型实验的基础。 2、实验考查中对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实验操作顺序的考查是当前中考考点之一。要快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明确各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各实验操作顺序,当然,要在平时真正做过实验,而不是背实验,才能把这类习题回答好。 3、熟练地操作书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是实验复习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方能真正提高动手能力。 4、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探索性”“设计性”实验,这类实验不仅能充分反映教师在平时物理教学中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而且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这种题型仍是今后中考的热点。在扎实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平时要多加练习。 【典型例题】 类型一、质量密度 1、如图所示,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乙、丙三种液体不同体积时的质量,记录了有关数据,并依据数据作出了质量与体积关系的m-V图象。 (1)分析比较实验数据点B、D、G(或C、E、H或F、I)可知在体积相同时的质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 (2)分析比较实验数据点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进一步综合分析甲、乙、丙三条直线的物理意义,可归纳的结论有: (a) 。 (b) 。 (4)由以上分析可初步认为 表示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思路点拨】(1)B、D、G三点表示三种不同的物质的体积相等,但是质量不相等,同样,C、E、H和F、I也是表示体积相等,但是质量不相等。 (3)(a)直线甲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等,同样直线乙和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都相等,所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b)直线甲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跟直线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等,跟直线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等。可见:不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答案与解析】 (1)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不同。 (3)(a)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b)不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4)表示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总结升华】这是一道实验数据分析题,要学会从图表中读出有用的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2019?临沂模拟)晓宇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不规则金属片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线后,太平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片的质量时,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片的质量为 g;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金属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金属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金属片的体积为 cm3。 (4)此金属片的密度为 kg/ m3;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晓宇同学测出的金属片密度值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