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31416

2020年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重点知识 板块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形势(二)课件(3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47369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0年,以及,30张,课件,世界形势,战后
  • cover
(课件网) 九年级历史下册重点教学 板块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形势(二) 二 战 后 的 世界形势 两极格局、美苏对峙的冷战 西欧、美国、日本的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 万隆会议、非洲年、纳米比亚独立 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形成的世界格局: 资本主义新变化: 社会主义: 亚非拉国家: 冷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1942年漫画《绞死希特勒》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制下。” ———1946年3月英国首相 丘吉尔《和平砥柱》 “铁幕演说” (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国家”,一种是“极权政体”。美国有领导“自由国家”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正如希腊的情形一样,如果土耳其要得到它所需的援助,就得由美国供给它。我们是能够提供那种援助的唯一国家……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资本主义世界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1917 1928 ? 斯大林模式 政治上: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经济上: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互会 欧洲复兴计划 马歇尔计划1948 经济上 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雅尔塔会议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 1949年10月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联邦德国)1949年9月 苏 联 波 兰 民德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南斯拉夫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联邦德国 奥地利 瑞士 瑞 典 芬 兰 法 国 意 大 利 土耳其 西班牙 丹麦 英 国 冰岛 挪 威 荷兰 比利时 葡萄牙 爱尔兰 波 罗 的 海 得 亚 里 亚 海 希腊 中立国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阿尔巴尼亚 1949年 北约 1955年 华约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军事上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标志着美苏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冷战结束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1991.12 —直接导致解体 --—加速解体 —--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折 —--体制更加僵化 --冲击苏联模式 实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冷战的影响 学习《冷战》后,甲同学说:“两强对峙,谁也不敢打,维护了世界和平。”乙同学说:“两强对峙,把世界推到战争边缘,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你觉得他们的话对吗?试结合史实加以评析。 ①美苏势均力敌,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对抗,在客观上有利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③在对峙局面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逐渐发展壮大,广大发展中国家崛起。 ①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经济发展。 ②霸权主义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和地区冲突不断。局部热战时有发生。 中考题集锦 (2019中考题)东欧剧变实质上是指东欧各国( ) A.生活水平的根本变化 B.对外政策的根本变化 C.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D.文化传统的根本变化 C 3.(2018·江苏苏州)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1948年后,美国好莱坞拍摄了以苏联对美国威胁为主题的《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电影。这反映的现实背景是( ) A.国际反法西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