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464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游子吟 1(人教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61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游子,人教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游子吟 [设计理念] 这首古诗的语境和意境都很美。根据这首古诗特点,本教学努力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品情,使学生在读中受到熏陶,感受母爱的伟大,从而培养学生爱母、敬母的良好美德。 [知识与能力]: 学会生字晖;理解诗句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意、品悟情感。 [方法与过程]: 以读为主体,以自学为主线,以合作探究为出发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从而让学生更体谅母亲,热爱母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教法:激趣 点拨 引导 总结 学法:自主 合作 探究;品析 评议 朗读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激趣引导。 1. 听歌曲,激情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 师:同学们,刚才一曲《烛光里的妈妈》激荡着我们的心灵。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那么你的妈妈爱你们吗? 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爱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的周围,这就母爱.母爱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母爱是一餐可口的饭菜,母爱是一件御寒的毛衣,母爱是一句温暖的叮咛,母爱博厚如大地,浩瀚如大海,带着这份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来共同学习孟郊的《游子吟》吧!(板书) 2.读简要提示,知诗人孟郊。 3.听朗读,导入新课。 二、出示“导学提纲(一)”,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汇报 A.师导:诗是情感的艺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凝聚于精华的文字,让我们走进诗文,欣赏诗句的韵律之美,感悟诗人的情感之丰富,学习诗人的表达之精妙。 B.大屏幕展示“导学提纲(一)”,认知性问题 1.朗读古诗(自主朗读或同桌赛读) ①读准生字,将诗句读通、读顺。 ②读出节奏,注意重音和停顿。 ③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2.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和生活实际,理解词意: 游子 吟 密密缝 意恐 归 寸草心 三春晖 3.根据词意,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C.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回督导 D.学生汇报交流,老师点拨引导 1.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文 ①导:诗是一首歌,它有着自己的节奏美、音韵美,我们在朗读时可根据五言诗的特点进行二三句式的停顿,并结合自己对诗文的初步感知,试着读出重音。 ②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诗文(自读、指读、赛读),师即时评议。 ③出示标有停顿、重音的诗文,全班齐读。 2.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①导:诗是一幅画,老师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将它所反映的生活场景描绘了出来(出示插图),请同学们图文对照,说说你对这首诗中词、句的理解。 ②学生解词、释句,说文意(解词要说出理解的方法) 三、出示“导学提纲二”,学生合作探究,体会诗情 A.师导: 孩子们,在孟郊的诗行里,没有对母亲深情的赞美,也没有对母亲高声的呼唤,然而,一股浓浓的情感分明向我们袭来,轻轻地触及着我们的灵魂,叩击着我们的心灵,那么——— B.出示导学提纲(二)———探究性问题 1.品析学习,感悟诗情 这首诗在写作表达上有何妙之处? (从修辞的运用及用词的恰当等方面品味、赏析) 2.联系实际,畅谈感受 你在学了这首诗后,内心深处漾起了哪些情感的涟漪?(喜悦?感激?敬佩?赞颂……) C.学生分组选一题进行合作探究.师提出合作要求:人人动脑 ,积极发言,认真倾听 ,学会吸纳;选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同学综合大家的意见写出较为准确的答案;推选普通话标准,声音响亮的同学代表小组发言;如果有新生的问题不能解决选一位同学提出请其他同学帮助。然后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学情。 D.小组代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