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7167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件: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共32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5043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PPT,32张,遗传物质,要的,3.1DNA
  • cover
(课件网)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三章 第一节 1. 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 路。 ?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 的作用。 ? 【学习目标】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孟德尔 历史的步伐 遗传因子 性状 控制 摩尔根 历史的步伐 基因 染色体 位于 历史的步伐 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起着重要作用 历史的步伐 蛋白质 DNA ? ? (一)实验材料: 两种肺炎双球菌 多糖荚膜 R型菌 菌落:粗糙 无荚膜,无毒 S型菌 菌落:光滑 有荚膜,有毒,可致死 (Rough) 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928) (Smooth) 1.将R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 2.将S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3.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 4.将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菌。 (二)实验过程: 1、第四组实验里活的S菌是怎么来的? 2、提取出的S菌的后代仍然是S菌,这说明什么? 3、该实验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S菌是由活的R菌转化而来的。 【合作探究】 该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说明这种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三)实验 : 某种 肺炎双球菌内有DNA、蛋白质、多糖等化学成分,到底哪种成分是转化因子呢? 推论 结论 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该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过程: 多糖 脂质 蛋白质 RNA DNA 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R R R R R S S型活细菌 R S 多数 少数 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944) DNA DNA纯度越高,转化越有效 DNA+DNA酶 R 分离提纯 “转化因子”是DNA。DNA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3、这个实验存在什么缺陷,让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 2、加入DNA酶的组意图何在? 1、分析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DNA纯度不够,是否是0.02%的蛋白质在起作用呢? 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进一步说明是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遗传转化。 【合作探究】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更具有说服力的实验。 如何获取单独的DNA或者蛋白质进行实验? (一)实验材料: T2噬菌体 大肠杆菌 问:病毒有哪些特点? 1.没有细胞结构 2.寄生于活细胞 ?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 : C、H、O、N、P 32P (二)方法: DNA 蛋白质 : C、H、O、N、S 核酸DNA 外壳蛋白质 32P 35S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5S ? 2、如何标记噬菌体?可不可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呢?为什么? 1、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用14C和18O标记可行吗? 因为S只存在于噬菌体的蛋白质组分中,P主要存在于DNA组分中。 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因为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用14C和18O标记是不可行的,因为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这两种元素。 标记噬菌体,要先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标记细菌,然后分别用含35S和32P的细菌培养标记噬菌体。 【合作探究】 (1)标记细菌 细菌+含35S的培养基 细菌+含32P的培养基 含35S的细菌 含32P的细菌 (2)标记噬菌体 噬菌体+含35S的细菌 噬菌体+含32P的细菌 含35S的噬菌体 含32P的噬菌体 被35S标记的噬菌体 被32P标记的噬菌体 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 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 上清夜的放射性很高 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