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1.美国驻苏外交官凯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的政策“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下列不能反映出他这种主张的是( ) A.美国要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 B.对苏联等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 C.苏联将是美国霸权政策的对手 D.对苏联推行武装扼杀的外交政策 解析:选D 凯南的言论实际上是主张遏制苏联,为美国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故选D项。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的“遏制”理论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的相似点是( ) ①直接挑起了美国、西欧与苏联及东欧之间的战争 ②主张美国以武力为后盾反对苏联与东欧国家 ③加速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形成 ④反对共产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遏制”理论只是为美国杜鲁门政府制定冷战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并未挑起东西方之间的战争,故①错误,排除A、D两项。美国的“遏制”理论和丘吉尔的“铁幕”演说都含有反苏反共产主义的思想倾向,故选C项。 3.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这里的“极权主义”是指( ) A.希腊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 B.欧洲的法西斯 C.各国的垄断资产阶级 D.社会主义苏联和各国共产党 解析:选D 随着二战结束,美苏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希腊和土耳其由于严重的经济、政治困难导致共产党活动极其活跃,引起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担忧,英国要求美国政府提供援助,故选D。 4.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演讲中抛出欧洲复兴计划,还提出欢迎苏联参与该计划,条件是苏联要配套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由此可见该计划的最初目的是( ) A.扶持西欧恢复经济以对抗苏联 B.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C.帮助西欧和苏联战后恢复经济 D.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解析:选D 根据“欢迎苏联参与该计划”可排除A项。B项材料中未体现。由材料可知,欧洲复兴计划对西欧而言是扶持西欧恢复经济以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秩序;虽然提出欢迎苏联参与该计划,但条件是苏联要配套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即美国反对苏联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试图遏制苏联,故C项错误,D项正确。 5.布朗回忆说:“60多年前,我参加了美国组织的最大的军事同盟。”他还吹嘘他参加的这一组织是当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这一组织是( ) A.国际联盟 B.华沙条约组织 C.联合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解析:选D 根据“美国组织的最大的军事同盟”“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推断,应是北约组织。故选D项。 6.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是指( )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解析:选A 柏林墙是美苏冷战政策的产物,是苏联和东德政府为了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修建的,所谓的“法西斯势力”,实际上是指西方势力。故选A项。 7.第一次柏林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 B.美苏的冷战 C.苏联的封锁 D.德国的分裂 解析:选B 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美苏冷战的逐渐激化,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最终爆发第一次柏林危机。故选B项。 8.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 ) A.冷战格局的扩展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美苏的直接对抗 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 解析:选A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背景下的局部战争,是冷战格局的扩展,故A项正确。B、C两项与史实不符。图片虽体现“联合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