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113210

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检测)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175433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教,选修,第一
    单元综合测评一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6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9·石家庄高二检测)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其中的含义显示的时代背景是(  ) A.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结盟集团的对立 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 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并结成了稳固的利益集团 解析:选B 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对立。A项体现的是漫画的表面现象,仅是两大集团对立的一方面;C项所说的也是两大集团对立的一方面,A、C两项都包含于B项。D项说法错误,集团内部仍有利害冲突,故排除。 2.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前提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解析:选C 一方面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故正确答案为C。 3.帝国主义在争夺殖民地问题上既斗争又妥协,观察下图,它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缔结直接相关(  ) A.德奥同盟 B.法俄协定 C.英法协约 D.英俄协约 解析:选D 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英俄两国划分了在伊朗的势力范围,调整了两国在中东的关系,故答案为D项。 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列强的外交政策完全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B.意大利政府是毫无信义可言的政府 C.同盟国集团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D.协约国集团比同盟国更具有吸引力 解析:选A 意大利本身是同盟国集团的成员,但战争爆发后,它没有加入同盟国一方,而是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作战。这反映出列强选择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维护自身的利益。故答案为A项。 5.(2019·重庆高二检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就提出,为应付来自东西两面的敌国———俄国与法国的夹攻,可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用6~8个星期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国,有人说这就是日后“闪电战”的雏形。但使得这一构想最终破产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阿拉曼战役 解析:选A 结合所学知识,马恩河战役以德军失败告终,导致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故A项正确;B、C两项与题干速战速决的构想不符,排除;D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役,排除。故选A项。 6.凡尔登战役计划的制定者认为,无论德国人能否攻占凡尔登,“法国军队都将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将使法国人民明白,就军事方面而言,他们没有什么可指望的”。由此可见,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战略目的是(  ) A.企图结束西线战斗 B.彻底瓦解协约国同盟 C.迫使法国退出战争 D.打开通往巴黎的门户 解析:选C 根据题干中“使法国人民明白”“他们没有什么可指望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战略目的是迫使法国退出战争。所以选C项。 7.“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有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这种战斗情景出现在(  ) A.日德兰海战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 解析:选C 由材料信息“1916年9月15日”“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