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59359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24001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1课,清朝,前期,文学艺术,课件,20张
  • cover
(课件网) 《红楼梦》 一、概况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它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红楼梦》 二、成书过程 这部长篇小说初名 ,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 。后来经 整理续写了 ,提名《红楼梦》,在 时排印面世。 《石头记》 前80回 高鹗 后40回 乾隆晚期 《红楼梦》 三、主要内容 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红楼梦》 四、艺术特色 《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 《红楼梦》 五、传播 小说问世以后,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至今,《红楼梦》已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戏剧 一、戏剧的发展 萌芽于秦汉至唐 雏形于宋金 成熟于元明 繁荣于明清 戏剧 一、戏剧的发展 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 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戏剧 二、昆曲 1、昆曲的发展历程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代的昆山腔 明朝万历年间经过改良日趋成熟,成为全国性剧种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逐渐走向衰落 洪昇的《长生殿》、孙尚任的《桃花扇》这两部政治历史剧,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戏剧 二、昆曲 2、昆曲的艺术特点 既集中体现了南曲轻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戏剧 二、京剧 1.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四大徽班进京 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博采 众长 流传 四方 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时形成“皮黄戏”,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戏剧 二、京剧 2.京剧的特色 (1)四大行当 戏剧 二、京剧 2.京剧的特色 (2)四大基本功 “唱念做打” 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通常被称为“四功”。 唱:唱功 念:具有音乐性的念白 做:舞蹈化的形体动作 打:武打和翻跌的技艺 戏剧 二、京剧 2.京剧的特色 (3)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京剧脸谱以“象征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