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7162136
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7.4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教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218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华东师大
,
科学
,
九年级
,
下册
,
科学技术
,
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了解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 2.知道全球生态危机的原因。 3.知道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发展战略。 4.知道科学技术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视频掌握提炼信息的能力。 2.通过表格教学掌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增强集体荣誉感。 2.通过小组汇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通过生态危机的介绍让学生知道学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全球生态危机的原因。 2.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 科学技术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复活节岛面积150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之中,最近的人类居住点有1250英里。 1772年荷兰人发现,岛上人类处于原始社会状态,3000人,住芦苇棚子与洞穴里面,而且人吃人。随后几次的登陆,发现岛上人口数量在不断地减少。证据表明岛上曾经经历过一个繁荣与发达的时期(1550年左右人口数量达到7000人左右)。证据是岛上有600多尊巨大的石像,平均高度超过20英尺。人类如何雕刻、运输与竖立这些石像呢? 历史研究:五世纪的时候人类到达该岛,岛上资源比较稀缺———植物比较稀少,没有哺乳动物;据估计当时的定居者不会超过20-30人。种植白薯来生存,同时以大家庭为单位组成部落。建设祭祀用的平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石像从岛的一端运到另一端。 问题的产生:缺乏人力与畜力,采用树木作为滚木,导致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十八世纪时候已经没有树木了。 后果:人群为了争夺资源而进行战斗,石像的不能竖立破坏了人们的信仰体系,导致斗争的目的是摧毁对方部落的石像。最终,岛屿被智利占领,成了放养40000只羊的牧场。 思考:这个故事的所发生的在地球的其他地方上是不是正发生着呢? 学生: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始终在利用地球上的资源,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力度加强,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生态危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生态危机。 小组讨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哪些?(请一位同学记录下来,一位同学汇报。) 环境退化。 (1)温室效应: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 (2)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3)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 (4)土地荒漠化:全球陆地面积占6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土壤与植物生长(3)(课件 28张ppt+视频+课后检测卷+答案)(2025-05-08)
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18天)练习(含解析)(2025-05-08)
【中考主线·名师攻略】专题09 电学实验探究—2025年中考科学二轮题型解读与强化训练(含解析)(2025-05-08)
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评卷(含答案)(2025-05-08)
【核心素养】专题提优特训7 物态变化 专题训练(含解析)(2025-05-0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