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7875

中国书法

日期:2024-06-26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42097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中国,书法
  • cover
(课件网) 书法欣赏 甲骨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用于卜辞(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 中国书法发展演变的过程: 1、甲骨文 甲骨文特点: 结构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 金文(大纂) 中国书法发展演变的过程: 1、甲骨文 2、金文(大纂) 2、金文 金文的特点: 金文字体结构疏密相间,比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分布均匀对称,笔道比甲骨文粗,字的体势较甲骨文雍容厚重。 小 纂 大 纂 小纂的特点: 小纂是大纂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起来很大的作用。 汉 隶书 礼器碑 《史 晨 碑》 此碑特色: 用笔瘦劲刚健,轻重富于变化,捺脚特别粗壮,燕尾极为精彩。书势气韵沉静肃穆,端庄典雅。 隶书的特点: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 中国书法发展演变的过程: 1、甲骨文 2、金文(大纂) 3、小纂 4、隶书 怀素《苦笋帖》 A.楷书 B.草书 C.行书 书法美的表现分“实” 与“虚”两个方面。“实”是有形的,包括用笔、结构、章法等内容;“虚”是无形的,包括神采、气韵、意境等内容。 中国书法发展演变的过程: 1、甲骨文 2、金文(大纂) 3、小纂 4、隶书 草书的特点: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 5、草书 颜真卿 欧阳询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性格忠贞不屈,秉性正直,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俗话说字如其人,颜体书法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有人称赞它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颜体书法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祭侄稿欣赏(书写背景)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 祭侄稿情感欣赏 书法创作,抒情是第一难事。《祭侄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坦白真率,是以真摯情感主运笔墨,激情之下,不计工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进行创作的典范。个性之鲜明,形式之独异,都开历史之先河,是书法创作述志、述心、表情的典型,体现出大胆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和无以伦比的艺术家的魄力和胸怀。作品中所含蕴的情感力度强烈地震撼了每个观赏者的心,以至于无暇顾及形式构成的表面效果。这恰是自然美的典型结构。 中国书法发展演变的过程: 1、甲骨文 2、金文(大纂) 3、小纂 4、隶书 6、楷书 7、行书 5、草书 行书的特点:不及楷书工整,也没有草书草案,是介于两者之间 寻找下右图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动态和左边这行字有哪些相通的地方? 书法的构成要素是平衡、匀称、参差、连贯、对比、动静等方面。与书法的基本原则动态中求平衡相同。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    兰亭序作品欣赏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兰亭序》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它是王羲之生平最好的手迹。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中国的书法源远流长,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作品中的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布局)等传达着书写者的功力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因此欣赏时应多多品读,认真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