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地地区》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指图描述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学会在极地投影上辨别方向; 2.能说出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且能够解释成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比较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极地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及极地环境的保护。 【教学难点】 1.分析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2.学会在极地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开始之前,先请大家欣赏一个精彩的视频片段。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源【课程引入】《冰冻的极地》片段。 冰冻的极地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课程引入】冰冻的极地是视频截图) 教师:看完视频,你认为极地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环境? 学生回答:略 承转: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具有独特自然环境的地区———极地地区。 【新知讲解】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极地地区包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这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先来了解一下极地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 多媒体展示“南极地区位置和范围”和“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学生读图并完成下列任务。 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大家读完图,讨论并说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及其周边的大洲或大洋。 学生互相讨论,并在教师引导下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判定方向 多媒体展示“南极地区”图和“北极地区”图。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地理地图】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 教师:在南北极点,所有的方向都指向哪里? 学生: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3.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 教师: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 学生: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 起的。 4.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气候特点 多媒体展示“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极地大风”图。 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 教师:读图对比一下两极地区的气温值,分析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气候及其景观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回答。 总结: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南极以陆地为主,南极表层厚厚的冰雪折射反光,得到热量更少,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 北极地区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地区景象:北极以海洋为主,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南极地区是高原大陆,海拔高,得到热量少;南极大陆的比热比北极的海洋的比热小小,降温块,所以比北极寒冷。 5.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代表动物 教师: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在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有生命存在吗?说一说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企鹅”、“北极熊”等代表南北两极地区的动物和人类图片。 学生:南极地区———企鹅:北极地区———北极熊。 【知识拓展】 多媒体展示“【知识解析】爱斯基摩人资料卡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