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184

【语文】2010届高考复习作文专题课件37:作文分论之材料作文例谈--过程和结果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128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作文,过程,例谈,材料,论之,语文
  • cover
课件28张PPT。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 《作文》专题系列课件37《作文分论之材料作文例谈:过程和结果》 在一次足球比赛上,甲队技战术运用得当,队员技艺高超,表现出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他们就是得势不得分。乙队虽然处处被动,但他们抓住仅有的一次机会就破门得分,取得了胜利。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甲队教练说,虽然我们失利了,但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们的队员表现出高超的水平,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乙队教练说,虽然我们在场上的表现未能尽如人意,但毕竟我们获得了宝贵的三分,赢得了比赛。 足球比赛如此,生活中许多事情也如此。对于过程与结果,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以“ ”为话题,按要求进行分解式训练。过程和结果 这是一则典型的二元关系型新材料作文,二元关系型作文是考查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关系型话题作文 “关系”类型及审题 (一)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1、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如:“自由与纪律”。 没有“自由”,也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两者对立统一。或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的约束。 2、是非取舍关系; 即指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 如:“偏见与关爱” 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如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 “向前看与向钱看”;“自信、自满、自负”; 均属此类。 3、并非绝对关系; 即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 如:“痛苦与成功”———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并非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4、并列共存关系; 即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 如:“谦虚与表现”———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 (二)“过程与结果”关系分析 首先是“结果”以“过程”为基础。没有过程的结果是可怕的结果,并且一般来说过程好了结果自然好。 其次是“过程”以“结果”为目的。没有目的的过程是盲目的过程。 再次,过程容易把握,但是结果总难预料,有时候付出了不一定会有回报,但“尽吾力而不至则已无悔矣 ”这是乐观的心态。 综上所述“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并非绝对关系。三、立意等级探讨 一等立意: A:能够围绕“过程和结果”的这种“并非绝对关系” 结构文章,文章能体现积极乐观的心态。 B:一个球队赢得了过程,一个球队赢得了结果,哪个球队才是真正的赢家呢?答案是他们均非失败者,因为从他们队长的回答可以知道他们都有良好的心态。所以说你可以尽善尽美的演绎你的过程,亦可以心无旁骛地去追求你的结果,但是你要清醒地知道哪个对你而言更加美好。 (注:不能抛开过程和结果,只谈心态) 二等立意: A:旗帜鲜明地认为过程更重要———要把握过程,追求过程的尽善尽美,一步一步地朝向既定的目标。哪怕最终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也无悔当初的选择,曾经的付出。 注:如果文中显著的地方有“过程好结果通常也会不错”,“人们孜孜不倦追求过程为的就是美好的结果”等充满辩证的言论,仍不失为一等立意。 二等立意: B:旗帜鲜明地说,要的就是结果———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不论是个人,集体还是国家;不论考场、商场、赛场乃至人生历程中,结果往往更直接更明确地为我们提供了衡量得失的尺度。在最后的关头却走错了一步,那么你就是满盘皆输,你就是被淘汰了.现实是很残酷的。你当然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