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230340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9676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民,潮流,PPT,29张,课件,世界
  • cover
(课件网) 导 言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中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 三个阶段: ①学器物(林则徐、魏源;洋务派) ②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 ③学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新的救国理论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 ①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内忧) 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英国 发动鸦片战争,面临民族危机。(外患) ③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有 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目的: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御侵略、维护清政府统治 3、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他在广州主持禁烟时,重视收集有关西方国家的信息,将所得外文资料,就地翻译,编成《四洲志》、《各国律例》和《华事夷言》。《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2)他还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交工匠研究仿制西方战舰。 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温家宝总理曾经引用林则徐诗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意思是: 只要对国家有好处,就不会计较个人的生死,又怎么能考虑对自己是祸是福而选择逃避或追求呢。 反映了林则徐一心为国家安危,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无畏精神。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1、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向西方学习 具体表现为 2、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一主张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魏源与《海国图志》———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含义: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制造技术和治军练兵方法以抵抗外国的侵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意义: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表明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要以夷之“长技”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 同时期的其他代表人物与作品 作 者 代表作品 内 容 姚 莹 yóu 《康輶纪行》 介绍西藏、英国、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历史地理知识。 shē ? 徐继畲 《瀛环志略》 介绍世界各洲的疆域、种族、人口,沿革、建置、物产、生活、风俗、宗教、盛衰等。 nán 梁廷枏 《海国四说》 介绍对英国、美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 近代中国思想的主流 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随着姚莹的《康輶纪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等新的著述不断出现,“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独立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洋务派将“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①二鸦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 ②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 二、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 1、背景: 2、洋务派观点: 李鸿章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护清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