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34275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2.2.1声音的特征(同步练习) 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1247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声音,练习,同步,特征,2.2.1
  • cover
人教版物理八上2.2.1声音的特征--音调 1.如左下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震动幅度大致相同,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振动和发声的关系,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 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音色与波形的关系 ???????? D.声音传播的条件 2.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者放松琴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方向 3.如图所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400Hz.当它们从你的身后飞过时,你( ) A.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 B.只能听到蜜蜂的声音 C.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能听到 D.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听不到 4.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阻止琴弦振动发声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5.有一发声体每秒振动6次,关于它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发声体可能是钢琴 B比频率为600次/秒的声音传播得慢些 C人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D这种声音不能反射 6.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太大 B.?声音太小 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听到的声音频率 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听到的声音频率 7.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9.新年联欢会上,小明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10.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指没有改变( ) A.?音色 B.?音调 C.?音量 D.?响度 答案解析: 1、A 解析:尺子伸出桌子边缘越短,听到的声音越高,同时振动的频率越快。故本题的答案是A选项。 2、A 解析:调整松紧可以调整频率,故影响音调。 3、B 解析:由题意可知,蜜蜂振动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能感知到蜜蜂飞过;蝴蝶振动频率是5~6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感知不到蝴蝶飞过. 4、D 解析:二胡发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弦的长度不同,则振动的快慢就会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所以可以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从而会有美妙的音乐; 5、C 解析:A、从声音的频率不能区分发声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声音传播的快慢和介质种类以及温度有关,与频率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发声体每秒振动6次,因此这个声音的频率是6Hz,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因此人听不到,该选项说法正确; D、任何声音都能反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6、C 解析: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B超机”发声的频率高于人的听觉频率,所以听不到。超声波在人体内不同组织的交界面上会反射,“B超”机就是利用超声波反射生成的声学图像来观察胎儿和脏器的 7、A 解析: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