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34312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2625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平面镜,练习,同步,成像,三节
  • cover
人教版物理八上4.3平面镜成像 1.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3.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4.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 A.变大 ???6m ?B.变大 ???5m? C.不变 ???6m? D.不变 ???8m 5.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6.《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名作,荷塘中月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球到水面距离相比(  ) A.相等 B.较小? C.较大? D.无法比较 7.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如图,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此平面镜可绕“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轴M”自由旋转,现将平面镜拉离竖直位置一个偏角θ至MN′的位置,释放镜的下端,在平面镜从MN′下摆到MN位置过程中,物体S的像S′(  ) 9.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10.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  ) A.逐渐变大? ? ? ? ? ?? B.逐渐变小 C.与平面镜距离逐渐变小? D.与平面镜距离逐渐变大 答案解析: 1、D 解析:A、橡皮泥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无法呈现在光屏上,所以是虚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通过实验证明,橡皮泥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若不垂直就无法观测到像了,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橡皮泥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靠近平面镜,故本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2、D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因此A、C选项中像与物体左右相同,是错误的;B选项中物像不对称,即对应点连线与镜面不垂直,是错误的;D选项中物像对称、等大,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是正确的. 3、C 4、C 解析:(1)人站在穿衣镜前4m处,镜子里的像距镜面也是4m,若人向镜子靠近1米,此时人到镜面的距离是4m﹣1m=3m,物像等距,此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3m,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3m+3m=6m. (2)镜中的像始终与物体等大,因此不管靠近镜面还是远离镜面,镜中的像不变. 5、B 解析: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与大小,并不会成实像,故A错误; B、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 C、通过玻璃板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只要物体大小不变,像就不变,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有关,故C错误; D、因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接到,故D错误. 6、A 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月球在池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球到水面距离相等. 7、B 8、D 9、D 解析: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利用该实验可以验证平面镜成像中的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b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c,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而家用的镜子不透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