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284009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墨家第6课兼爱非攻课件+试卷含答案(2份打包)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26920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9,试卷,先秦诸子选读,选修,教版,打包
    (课件网) 第6课 兼爱 非攻 [双调]水仙子 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①棋未收,叹新丰逆旅②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 ①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②新丰逆旅:新丰是汉高祖思念故乡而建的,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宿新丰的旅舍,备受店主人冷落。 【赏析】 开头三句写词人在雨夜借宿他乡,半夜三更听到外边风吹梧桐叶、雨打芭蕉声,不禁愁肠百结,夜不能寐。古人云,一叶而知秋,更何况梧桐在古典诗词中又是凄凉悲伤的象征。这里雨滴梧桐,渲染了因绵绵的乡思、悠悠的乡情所带给诗人的无穷的愁苦和悲哀。第四句写归梦忽醒,回到了独宿客舍的现实情景。第五句联想到唐初大臣马周的遭遇,暗示了诗人百无聊赖、备受冷落的情怀,抒发了对穷愁潦倒生活的不满。最后三句写雨夜梦醒,勾起诗人无限的愁思。 人生的酸甜苦辣一时涌上心头,回想平生成败的经历,他仿佛看到和妻子在枕上喁喁细语的景象,看到双亲在家里为他担惊受怕的面容。这里诗人用了传统诗词中从对面落笔的手法,写二老为游子忧愁,使文意更加婉曲,“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含无限惆怅,令人回味无穷。 墨子是先秦时代的伟大智者。他及其后学在政治、军事、科学、哲学、逻辑、伦理等方面均有卓越建树,其代表作品乃《墨子》一书。 二、相关知识 政治上,墨子主张“尚贤”与“尚同”。他提出了“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主张。墨子也提出了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非攻”的主张。在经济上,墨子主张“强本节用”,即重视生产、崇尚节俭,人人参与劳作并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对于分配“利”,墨子主张量功分禄,以劳定赏。在伦理方面,墨子主张“兼爱”,为官的要“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为民的要相亲相爱、交互得利。在教育方面,墨子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实现救世拯民。 他是第一个不畏劳苦送教上门的教育家。他很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他提出了教育上量力性(可接受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教学方法有因时(材、人)施教、讲清事物的所以然、以行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在军事方面,墨子主张“有备无患”,他反对侵略战争,支持防御战争。他主张外交上要“遍礼四邻诸侯”,争取国际上的支持。 墨子的主张既不同于孔子,又不同于老子。他认为当时社会危机的根源是由于人们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人的国家;只爱自己的家庭,而不爱他人的家庭;只爱自身而不爱他人所造成的。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克服社会危机,只能实行“兼爱”。一旦实现了人人“兼相爱、交相利”,不仅能结束社会混乱的状态,而且能实现天下太平、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 (2)察 ①察此何自起?(观察)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明察) ③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考察,详审) ④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了解,明白) ⑤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选拔) 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洁白的样子) (3)贼 ①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偷东西的人) ②故贼人以利其身。(残害,杀害) ③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刺客) ④忍能对面为盗贼。(外来侵犯的人) ⑤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祸患,祸害) ⑥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强盗,作乱叛国的人) (5)非 ①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指责,谴责) ②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不对的,错误) ③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不是) ④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没有) ⑤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6)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