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284078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儒家第3课礼乐与人性隆礼重法课件+试卷含答案(2份打包)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31400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9,课件,先秦诸子选读,选修,教版,打包
    (课件网) 第3课 礼乐与人性 隆礼重法 题苏武牧羊图 [元]杨维桢①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②。 寄书无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③,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注】 ①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会稽(今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元代诗坛领袖,因“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②麒麟阁: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画功臣十一人像于麒麟阁,第十一人为苏武。帝乡:京城,这里指西汉首都长安。③风霜节:比喻节操高洁。 【赏析】 苏武被拘匈奴十九载,受尽磨难而终得归汉的传奇经历,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诗人在这首题画诗中,热烈歌颂了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崇高民族气节,表达了对苏武的敬佩之情。全诗慷慨悲壮,寄意深远。 荀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虽属于儒家学派,但也受到各家的影响,成为先秦各学中的一集大成者。他主张既要顺乎自然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对自然界的认识方面,他是一位朴素的唯物论者。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但后天的客观环境可以使它们改变,所以他特别强调学习。他主张法圣王,在政治上主张用礼、法和术来维持社会秩序。因此可以说,荀子已经超脱了儒家思想束缚,他的学说对以后的法家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韩非、李斯的思想都直接源于荀子。 二、相关知识 《荀子》一书是他晚年的著作。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 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强调“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他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以子思和孟子为首的“思孟学派”的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需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3.一词多义 (1)本 ①礼有三本。(根本,本源) ②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树木的干) ③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树木的根) ④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农业) 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人欤!(推究,考察) ⑥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原来的) ⑦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本来,原来) (2)恶 ①无天地,恶生?(怎么,哪) ②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丑陋) ③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罪恶,邪恶) 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憎恶,讨厌) ⑤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嫉妒) ⑥岁恶不入,请卖爵子。(岁恶:收成不好) (3)类 ①先祖者,类之本也。(同族,种类) ②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 ③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大都,大抵) ④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似,相似) (4)固 ①人习其事而固。(稳固,坚固) 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③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巩固,使……牢固) ④蔺相如固止之。(坚决,坚持) ⑤至于颠覆,理固亦然。(本来,原本) 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⑦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究竟,到底) (5)私 ①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