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289621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第19课《报任安书》课件(共52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9640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报任安书,PPT,52张,课件,教版,19课
  • cover
(课件网) 19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以上苏轼语) 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后人续) 报任安书 司马迁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 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司马迁    司马迁,字 (朝代) 家, 和 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 是我国最早的 ,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子长 西汉 史学 文学 思想 纪传体通史 《史记》, 司马迁 史学家 文学家 思想家 《史记》130篇 52万余字 本纪12 世家30 列传70 表10 书8 作者作品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 本纪: 记帝王。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 述诸侯。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 叙人臣。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 表记大事记。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 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经济生活等。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方式记叙史实。与编年体相对。 中国官方正史———二十四史———都依照《史记》体例。 《史记》地位评价 ■《汉书》刘向称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善于叙事,说理透彻;雄辩历史却不至于华而不实;行文朴素却不粗俗;直书其事,不弄虚作假;记事详实准确,不妄加赞美,不隐帝王恶行。 编修史书需要四种素养 史德(“不虚美,不隐恶” ) 史学(材料丰富) 史识(善于决断) 史才(“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作者作品 ■司马迁追求完美,正因为他作为史官,对历史、时代、 真理的强烈责任感,使他在受腐刑之后忍辱负重,忘怀所以,创作《史记》;(历史责任感) ■司马迁追求完美,正因为他通习六艺经传,读万卷书, 行千里路,才有了丰富的史学材料,他用最诚挚的治学态度,追求史料的完美,创作“史家之绝唱;(史料价值) ■司马迁追求完美,用他如椽大笔,增删十四载,完成上至轩辕,下至汉武大帝的动人历史,成就“无韵之离骚”。 (文学价值) 司马迁 作者作品 他因李陵事件而遇祸,也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是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义务。从《报任安书》和《史记》中,处处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正义凛然的性格特点。 西汉末的扬雄说: “子长多爱,爱奇(正直)也。”(《法言》) 作者作品 《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千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历程,可以用“悲壮”二字来概括。我们要认识司马迁。了解他的曲折丰富的思想感情,了解他的忍辱负重的生命历程,并进而读懂《史记》,读懂中国的历史,《报任安书》是不可不读的。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司马迁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