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01635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修1专题综合检测(一)(原卷板+解斩版)

日期:2025-09-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5836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9,卷板,检测,综合,专题,选修
    专题综合检测(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19·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在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  ) A.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 B.酵母菌、乳酸菌、毛霉、乳酸菌 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D.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解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能将糖源或酒精转变成醋酸;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有多种,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A项正确。 答案:A 2.[2019·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泡菜坛内的白膜,腐乳外部致密的“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A.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C.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解析:①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将乙醇转化成醋酸,变酸的酒表面的一层菌膜,主要与醋酸菌有关;②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主要是成膜酵母菌繁殖的结果;③腐乳表面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 答案:A 3.[2019·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果酒、果醋制作相比,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使用的菌种同化作用类型分别是自养型、异养型、异养型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解析:果酒制作所需要的温度在18 ℃~25 ℃,果醋制作所需要的温度是30 ℃~35 ℃,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是15 ℃~18 ℃,A项错误;醋酸杆菌为需氧型细菌,因此进行的是有氧发酵,B项错误;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三种菌都是异养型,C项错误;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所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醋酸杆菌(属于需氧型细菌)和毛霉(多细胞真菌),它们均有细胞结构,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D项正确。 答案:D 4.[2019·四川高二期末]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果酒的基础上制作果醋,应适当升高温度,并通入无菌空气 B.制作腐乳时,若酒精的含量过高,则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缩短 C.腌制泡菜时,腌制时间和食盐的用量都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 D.酿酒过程中,大多数微生物都无法适应缺氧、呈酸性的环境 解析:果酒发酵是酵母菌在18 ℃~25 ℃无氧环境中培养,果醋是醋酸菌在30 ℃~35 ℃有氧环境中,故在果酒的基础上制作果醋,应适当升高温度,并通入无菌空气,A项正确;制作腐乳时,若酒精的含量过高,则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B项错误;腌制泡菜时,腌制时间和食盐的用量都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C项正确;酿酒发酵是酵母菌在18 ℃~25 ℃无氧环境中培养,大多数微生物都无法适应缺氧、呈酸性的环境,D项正确。 答案:B 5.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酿果酒,一般不对果实进行严格的消毒,主要是保留水果的原味 B.泡菜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化学致癌因子亚硝胺 C.果酒变酸可能是醋酸菌将乙醇直接转化为醋酸 D.工业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的毛霉来自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解析:家庭酿果酒,需要果实进行严格的消毒,否则会感染杂菌,A项错误;菜中所含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化学致癌因子亚硝胺,B项正确;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将乙醛转化成醋酸,C项错误;工业制作腐乳时,是将优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到豆腐上,不是来自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D项错误。 答案:B 6.[2019·北京高二期末]如图分别表示泡菜制作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下列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