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08667

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后45分钟练习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word版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99596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标,单元,课件,关系,对外,中国
    (课件网)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知 识 点 判 断 课前自检自查练 课时加餐拔高练 学考基础合格练 课前自检自查练 国际地位 孤立中国 第三世界 联合公报 田中角荣 霸权主义 联合国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学考基础合格练 课时加餐拔高练 点 击 进 入 首页 末页 骄了之路 the road to pride 让学习更快乐,人生更精彩 (课件网)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知 识 点 判 断 课前自检自查练 课时加餐拔高练 学考基础合格练 课前自检自查练 社会主义阵营 国民政府 平等 独立自主 半殖民地 帝国主义 平等互利 孤立 外交孤立 苏联 印度 基本原则 内政 和平共处 基本准则 美国 朝鲜 日内瓦公约 五大国 国际声誉 民族解放 民族独立 求同存异 殖民主义 亚非 学考基础合格练 课时加餐拔高练 点 击 进 入 首页 末页 骄了之路 the road to pride 让学习更快乐,人生更精彩 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后加餐练| 1.美国在中国内战中采取了“扶蒋反共”政策,新中国又是在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中诞生的。基于此,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礼尚往来 D.和平共处 解析:选B A项是指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排除;新中国是在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中诞生的,而美国在中国内战中采取了“扶蒋反共”政策,因此基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一系列现实考虑,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方针,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礼尚往来的特征,故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的,故D项错误。 2.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说明(  ) A.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中苏国家利益的差异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信息“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可以看出,新中国并不是无原则地倒向苏联,而是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不是倒向苏联怀抱”,故排除A项;B项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排除。 3.“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主要目的是(  ) A.避免中国处于孤立地位 B.在国际交往中加强和苏联的合作 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团结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解析:选C———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表明其着眼点都是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故C项正确;A、B两项都是“一边倒”的目的和表现,故排除;D项主要指亚非拉国家力量,不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对象,故排除。 4.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当时中国政府(  )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确立“一边倒”外交方针 C.提出“求同存异” D.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选D 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正确;A项发生在1954年,B项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C项发生在1955年,均排除。 5.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 A.不再坚持对苏联的友好政策 B.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 C.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 D.意在推动亚非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选C 中苏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