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92939

七下 5.6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63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下,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
  • cover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花城-出卷网-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的歌曲。它是一首四川民歌,形式简单,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歌曲旋律自由,音域只有六度,歌曲中大量运用“罗儿”“郎郎扯光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衬词,流露出歌者的愉悦自得的心情,也使这首歌更加的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对比,让学生总结出山歌的特点,形成初步的印象。 2、通过对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演唱,让学生明白歌曲演唱是一种创作活动,通过自身的创作参与,使音乐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通过师生合作演绎歌曲,体验合作的乐趣。 4、通过聆听、感受、品味不同版本的歌曲,使学生开阔视野,体验音乐的奇妙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5、了解、认识、掌握上波音记号和跨小节切分节奏。 教学重难点: 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曲。 2、歌曲中的衬词演唱,把握演唱歌曲的韵味。 3、上波音记号,跨小节切分节奏的准确把握。 教学过程: 1、 导入:1、师: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最大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生:画画、唱歌、跳舞、打篮球、爬山……… 师:………… 2、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与爬山有关的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出示课件:《太阳出来喜洋洋》 二、难点解决:多媒体课件:太阳出来罗儿、喜洋洋欧郎罗,上山岗欧罗罗。教师示范,师生练习。 在这一句节奏中,暗藏着一个切分节奏,与平时看到的样子有所不同,中间的切分音由于跨小节了,所以分成了两个音符用连线连接,形成了一个跨小节切分节奏,但演奏效果还是一样的,重音在中间的切分音上。 三、歌曲教学 1、师:同学们读得很好,下面张老师想考考大家,在我演唱的歌曲中找一找,哪里有跨小节切分节奏? [多媒体课件出示大歌谱并播放,初听歌曲] 生:喜洋洋欧郎罗和上山岗欧罗罗。 2、学习歌曲 (1)唱唱名 (2)加入歌词 (3)注意休止 3、慢速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4、完整演唱歌词第一段。修改不足之处。 5、师:同学们第一段已经唱的很棒了,下面让我们把剩下来的一段歌词学一学,唱一唱。 6、跟着范唱一起唱 7、跟着伴奏全班一起唱 四、律动 过渡:同学们的唱的很完整,,这首歌曲是四川人民砍柴时唱的山歌,表达了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迈起脚步,体验一下一起去劳动的快乐心情。 1、教师示范 2、学生简单学习动作 [教师讲解动作] 3、跟音乐律动。 4、学生跟着音乐创编动作随音乐律动 五、拓展不同形式表现的作品 1、[多媒体课件:播放交响乐片段], 生:交响乐气势宏大,给人带来震撼力 2、[多媒体课件:民歌和民乐改编片段] 民歌和民乐的合作,让形式更丰富,层次更明显,更加热闹。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还复习接波音和大切分节奏,收货更大的是了解了四川人民的上山劳动的生活情景,同学们回到家后,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整体来说,已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学的也挺开心,不过在以下几方面还需要改进: 第1、 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组织的语言还不够美感,所用的语句不够精炼,日后有待提高。 第2、 PPT课件播放的时候有点乱,原因是不太熟悉那支翻页笔,日后也得熟练。 第3、 学生的表现还不是很配合,该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还是有点害羞,主要可能也是老师引导的不够好,课后要认真琢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整堂课下来问题还是存在很多,可能是因为准备的还是不充分,以后在上课前必须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尽所能的做到更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