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95769

八下 2.1半个月亮爬上来 教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82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下,半个,月亮,上来,教案
  • cover
二声部合唱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教学设计 花城版 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通过音乐课程弘扬民族音乐的表述是: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的教学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意情操。本节课是花城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 ,本单元的内容是黄河两岸由东至西流经的地域民歌或依民歌改编或创作的歌曲,有青海、甘肃陇东、宁夏、内蒙古等民歌 ,这节课是选取【黄河两岸的歌 青海民歌 二声部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学唱二声部歌曲,了解并热爱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二声部合唱歌曲 《半个月亮爬上来》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欣赏了解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 2、 能力目标:掌握第一声部旋律,学习了解变化音、了解第二声部旋律。 3、 情感目标:通过对二声部歌曲的学唱进一步喜欢并热爱祖国的合唱音乐作品。 学情分析: 这是普通初中的学生,既不是特长生也没有经过任何专业的训练,这是平时的常规课,要上好这样一节课,有难度。这项教学内容比较多,上节课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跟着旋律学唱、唱会这首歌曲第一旋律声部,并学唱第二声部旋律。这节课我先把重点放在唱会第一声部,了解变化音,带过第二声部旋律,要完全唱好这首歌和完成两个声部的配合掌握合唱两个声部旋律的协调,需要学生在课外花很多时间反复认真得练习演唱配合。合唱除了要唱好本声部的旋律之外,还需要非常熟悉别的声部,能够聆听别的声部唱好自己的声部,才能和谐并协调整个作品。这节课我先让学生唱会第一声部,学习变化音,再了解第二声部,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再进行分组分声部练习。 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声部旋律的教唱是重点,音准是难点,我采用星海音乐学院辛笛教授的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伴奏,一边弹一边唱,学生既能够听到钢琴伴奏又能跟着老师唱旋律;变化音是难点,我采用柯达伊手势教学法来辅助教学。利用手势和钢琴练习大小二度的演唱;第二声部的学唱也是难点,很容易和第一声部旋律混淆,我采用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给学生伴奏,让学生听着钢琴伴奏跟着老师唱好第二声部,然后老师弹低声部学生唱高声部,或者老师弹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反复练习,让学生了解体验两个声部的音响,或者老师指挥让学生分组分声部唱各自的声部,看学生的掌握情况体验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重点: 唱会第一声部旋律、了解变化音、了解体验第二声部旋律 教学难点: 旋律音准、变化音、两个声部旋律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示范法、比较法、柯达伊手势教学法、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等等。 教学工具: 教学一体机、电钢琴 教学过程: 1、 课前开声 ,发声练习 1=C 4/4 12 34 ? 54 32 ? 1 - ??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 (在练声中强调歌唱的演唱状态、坐姿、身体状态、演唱方法,气息的流动) 2、 导入:播放合唱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视频。并提问,这是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 (答案是合唱) 引出二声部合唱 二声部合唱:指由两个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 3、 播放二声部范唱,让学生一边听范唱一边看老师做舞蹈动作,(这首歌曲取材于南疆舞曲《依啦啦,沙依格》,我的舞蹈动作中带有新疆风格,动作节拍也是以4/4拍设计,并按照它的结构设计三组动作,三个问题旨在让学生了解作品内容和清楚这个作品的曲式结构),听完看完问答3个问题: 1:老师问:这是哪里的民歌?几拍子?什么调? 学生甲回答:青海民歌、4/4拍、C大调 2:老师问:刚才你看到老师做了几组舞蹈动作? 答案:(三组,每组动作代表一个乐段。) 3: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主题?什么内容? 学生乙回答:爱情为主题 (答对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