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01200

七下 3.3思乡曲 教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72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七下,乡曲,教案
  • cover
思乡曲 一、教材分析: 1、马思聪的《思乡曲》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的优秀代表。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的《内蒙组曲》中第二首。引导学生对这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的了解,有助于欣赏他的作品。从而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从内容、风格上进行官能、情感、理智的欣赏。该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作为中学生很有必要去欣赏它,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乐曲为2/4拍。D商调式。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韵,娴熟细腻的艺术处理,深深表达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欣赏《思乡曲》,学习了解其演奏乐器———小提琴:曲作者马思聪;作品的曲式与风格———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2)学会哼唱《思乡曲》主旋律,并尝试创作,为主旋律填词。 2、 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思乡曲》,使学生从情感上愿意聆听,并有进一步学习和了解马思聪作品的情绪,培养学生的思乡情和爱国情。 3、 德育目标::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使学生在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能正确地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思乡情和爱国情。 【教学重点】 以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的赏析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体验音乐的感染力及表现力。 【教学难点】 对比欣赏传统小提琴和昔士风的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不同的演奏风格:学会哼唱《思乡曲》主旋律,并尝试创作,为主旋律填词。 【教学方式】 演示法,欣赏对比,参与创作对比 【教具准备】 电脑平台,音响,电脑课件 【教学基本环节】 组织教学———听辨欣赏———知识传授———拓展视野———综述小结 【教学过程】 (1) 课前播放聆听欣赏主题小提琴曲《思乡曲》 授新课 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 导入2)聆听欣赏 师: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很少去静心聆听,哪怕是一首诗,一段音乐。 静心聆听思考: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达你听到的音乐与事的感受。聆听时看老师出示的课件,了解乐曲的作者,乐曲的创作背景。 教师根据音乐的乐段变化,展示课件,介绍乐曲作者的生平,乐曲的创作背景,乐曲作者的作品风格特点。 此环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通过聆听音乐,体会作品的内涵与音响形式中的丰富情感。在体验过程中提高感受能力和创作能力。 示范演唱2)讲解分析 1)提问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达你听到的音乐与事的感受。2)教师有感情演唱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简介作品:乐曲以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为基本素材,具有浓郁的民间音乐风格。3)提问: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旋律在乐曲中出现几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表达欣赏完乐曲后的感受。分析内蒙民歌主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两次。对比分析两段主题在音区、速度、表达情感的区别。对比分析乐曲B段与主旋律的情感变化。 思考: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达你听到的音乐与事的感受。展示课件:分段欣赏音乐片段 运用欣赏、对比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更直观的了解音乐在表现风格以及品位上的差异。 聆听欣赏2)情感释放 1)播放完整聆听欣赏小提琴家吕思清独奏《思乡曲》视频。2)引导学生情感释放,有感情的朗诵《乡愁》 完整聆听欣赏小提琴家吕思清独奏《思乡曲》观看视频2)在欣赏后的情感释放:有感情的朗诵《乡愁》 播放视频,完整聆听欣赏小提琴家吕思清独奏《思乡曲》 此环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通过聆听音乐,体会作品的内涵与音响形式中的丰富情感。在体验过程中提高感受能力和创作能力。 作品延伸拓展 1)师:在台湾文学作品中,思乡是一个长久不衰、令人心动的主题,教师播放音乐《思乡曲》,并配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