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38231

1.2 种子发芽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2035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种子,发芽,教学设计
  • cover
湖北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 《种子发芽》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种子发芽》是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中的第二课,是继三年级下册《种凤仙花》单元认识凤仙花的一生,本单元《认识土壤》之后,探究植物种子发芽的科学奥秘,同时为后面研究“根的生长、茎的生长、植物怎样喝水”打好基础。教材设计了三层内容:1、由种子繁殖发育新植物的事实,引导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2、借助工具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研究种子发芽的秘密;3、学习用对比实验探究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由于本校均是城区学生,对植物种子的了解较少,尤其是种子内部构造及发芽条件知之更少。需要教师采用实物和视频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主动获取种子发芽的事实经验,亲历对种子发芽相关问题的探究,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科学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www.renjiaoshe.com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各种植物的种子是有生命的。种子都有胚根、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能运用工具观察种子的胚根和胚芽等内部结构。学习与同学合作设计并做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 3.通过观察种子,训练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物体的习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能运用工具观察种子的胚根和胚芽。 难点: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四、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泡涨的蚕豆种子、观察盒、镊子、放大镜、白纸。 教师材料:种子的构造图片;种子发芽过程、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视频等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观察提问。 1.同学们,春天到了,很多植物长出了新苗,谁还记得凤仙花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凤仙花“播种、发芽、长出茎叶、开花、结果”的生命过程。 2.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想不想亲眼看看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观看种子发芽生长过程视频:边观察边思考: (1)种子是怎样发育成一株新植物的? (2)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3)比一比,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谁最爱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 3.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关于种子,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种子发芽过程,学生自然会产生“种子为什么会发芽?种子是怎样发芽的?”等疑问。激励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大胆质疑,是想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为什么有的种子不发芽?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等问题。 4.聚焦问题、板书课题。归纳整理学生的提问,板书本节探究的主要问题: (1)种子为什么会发芽?(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二、合作探究、交流研讨 (一)、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猜一猜:种子为什么能发芽、能长出茎叶呢? (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看谁最爱动脑筋!(给2分钟时间) (2)谁能大胆地猜一猜,交流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先思考、再讨论,大胆交流自己想法,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猜测可能是种子内部有什么,到了温暖的春天就发芽了。 2.怎样解剖种子,观察种子内部的情况?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3.提供温水浸泡1、2天的蚕豆种子、镊子、观察盒、放大镜。再出示学案: (1)用镊子从外向里小心剥开蚕豆种子的外皮,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按顺序摆放在白纸上。 (2)认真观察,蚕豆种子有哪些部分?各部分是什么样的? (3)小组合作,边解剖、边观察、边思考问题,比一比,看哪一小组最认真,最细致!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谈谈怎样解剖种子进行观察,再提供有结构的材料,用学案导学,体现了先学后导,学生探究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案进一步明确了科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