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阶段检测卷三(第1-2单元)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 (?http:?/??/?www.21cnjy.com?)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下图为汉代画像石中的农事图。由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http:?/??/?www.21cnjy.com?/??) A.中原地区人地矛盾的缓和 B.田庄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C.个体农户精耕细作的特点 D.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的现象 3.下表为宋代部分地区人口密度统计表(单位:人/平方千米)。这一变化 ( ) 时间地区 崇宁元年(1102年) 嘉定十六年(1223年) 江南东路 24.9 27.9 两浙路 30.7 32.9 江南西路 27.7 37.7 荆湖南路 17 22.5 福建路 16 25.4 A.助推南方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 B.促使中国南北方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使土地集中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D.不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4.从16世纪中叶开始,玉米、 (?http:?/??/?www.21cnjy.com?)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先后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据此可知 ( ) A.缓和了明清人口增长压力 B.改变了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 C.精耕细作进一步走向成熟 D.对外开放加速明清经济发展 5.汉赋《蓝赋》记载:“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据此可推断汉代( ) A.农业地位的下降 B.民间纺织业渐成规模 C.商品经济的发达 D.农业专业化现象开始出现 6.据载:“明万历年间,在铁矿场中, (?http:?/??/?www.21cnjy.com?)有数百人在矿头指挥下进行生产,矿头并无地产,完全靠经营矿冶而‘享其利’,而矿夫则多为‘处州流民,少不下百,多则至千’。”这一记载从本质上说明( )21cnjy.com A.矿冶业带动了经济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私营手工业被官府压制 7.春秋时期的著名商人范蠡指出:“贸易货物时,容易腐败变质的食用货物不要滞留,更不要囤积待贵。”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国家要加强食物安全监察 B.食物商品应禁止进入市场 C.市场秩序应得到法律规范 D.商品贸易应该注重时效性 8.到宋代,商业信用大发展,领域遍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充当信用中介物的“交引”“券”“契约文书”大量涌现。由此可知 ( )2·1·c·n·j·y A.商品流通速度加快 B.宋代形成了商业信用 C.货币作用逐步降低 D.宋代货币形式多样化 9.湖南省沅陵县曾出土两张元代油漆颜料广告。 (?http:?/??/?www.21cnjy.com?)广告宣称“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并提醒消费者“认门首红字高牌为记”。材料反映出( ) A.繁荣发展的广告服务业 B.较为激烈的商业竞争 C.私营手工业地位的上升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0.西周晚期的一些青铜器的铭文中出现土地交换和土地买卖的记录,甚至还列出了在场作证的王室官员的名字,以作凭据。这说明了西周晚期( ) A.土地出现私有化的趋向 B.宗法分封制严重破坏 C.青铜铸造工艺日渐成熟 D.井田制得到发展和完善 11.西汉立国之初,汉高祖刘邦为 (?http:?/??/?www.21cnjy.com?)迅速稳定统治秩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人本人及其子孙不得“仕宦为吏”,以“遏贪鄙之俗,而醇至诚之风也”。这体现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汉代开始确立重农抑商政策 B.汉代官商勾结现象非常严重 C.政治文化考虑影响商业政策 D.汉高祖以墨家思想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