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31956

5.2.3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教案

日期:2025-04-0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64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5.2.3,刘大哥,大哥,讲话,理太,教案
  • cover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教学设计 ———豫剧《花木兰》选段 一、教材分析: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是人音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戏剧撷[xié]英》中的一课,是豫剧《花木兰》的选段。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流行于河南全省及临近各省部分地区的戏曲剧中。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属于九年级教材内容,学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对音乐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部分学生可能从电视等相关媒体听到过川剧、京剧。对于农村学校豫剧这种音乐表现形式属于从未听闻。因此需要从相关的戏曲、影视等作品中去认识、学习。通过对豫剧的认识、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豫剧这种我国特有的音乐体裁深深的刻入学生的脑中,让它的表演形式进入学生的大脑、心间。通过豫剧作品的欣赏、学习,让学生探寻戏曲音乐的魅力,在学生心里树立关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探寻戏曲音乐的魅力,树立关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和体验豫剧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豫剧戏曲音乐风格特点,能够随着录音演唱这种地方戏曲选段的一、两句唱腔并能够在若干种戏曲音乐中辨认出这个剧种。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中国戏曲,感受这种地方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并学唱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段。 【难点】 能有韵味的边表演边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段。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木鱼、响筒、碰铃。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音频片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并提出问题这是我国哪种传统戏曲? (二)初步感知 1.欣赏豫剧《花木兰》中一个著名的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2.教师提出问题:《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讲了什么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作品背景,老师补充说明。 (花木兰的故事在我国久有流传。北朝民歌《木兰诗》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是豫剧《花木兰》中一个著名的唱段。剧中女主人公花木兰乔装男子替父出征,征战十三载,累建功勋,辞官回乡。贺元帅亲临,方知花木兰为女子。在奔赴战场途中,有位同行的男士口出怨言,认为天下苦事都叫男子做了,女子成天在家享清福。花木兰以男子身份,慷慨陈词,为女子摆功,直说得这位男士无言以辩。) 3.再次聆听乐曲,请同学总结分析这段唱段的特点。 (花木兰的唱腔,很质朴,很本色,没有女子的娇羞之感,我觉得很符合花木兰的身份和她的性格特点,豫剧很有地方特色,语言很生活化、平民化,用河南方言演唱。) (三)探究学习 1.再次聆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探究其语言特色,学习河南方言。提问:在座的各位同学,有没有会说河南话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评价指导。(本课《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一豫剧选段,要求我们在学唱过程中唱出豫剧的“味道”(尾音上扬、有滑音等),模仿常香玉老师表演,做到字正腔圆。) 2.教师总结学习要领:河南话与普通话相近,主要是四声阴阳差异。举例(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进行练习纠错。 3.学唱练习。 (1)教师播放《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音频,学生轻声哼唱,感受选段的唱腔特点,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2)教师加入河南方言进行示范唱,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结合所学河南方言跟唱。 (3)教师进行点评。 (4)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加入表演演唱。 (四)拓展延伸 提问学生:我国的传统剧种有很多,除了我们今天所学的豫剧,你还知道哪些最具有影响力的剧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黄梅戏、京剧、越剧、豫剧) (五)小结作业 1.小结:提问学生: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总结:《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背景及风格特点、学唱选段,了解四大剧种) 2.作业:搜集越剧、黄梅戏、京剧等地方剧种的经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