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42529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3.3 我是怎样出生的(教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211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我是,怎样
  • cover
《我是怎样出生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 《我是怎样出生的》一课选自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的最后一课。教材着重阐述了生命的由来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这是本课的重点,要突破这一重点必须结合前面“动物和植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知识,还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一问题的探究中。只有引导学生参与到对新知的探究中,让学生主动去摸索、去学习。 五年级的学生对自己是怎样出生的,虽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仍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为了让他们对自己的出生情况有科学的认知,本课从指导学生开展调查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胎儿发育的大致过程,并通过课下体验活动,感受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和不易,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进而升华到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的; 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 【过程与方法】 运用交流的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整理信息,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表述收集到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体会到父母的亲情,感受父母养育的艰辛,学会感恩父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教学难点:了解胎儿在妈妈子宫里的生长发育过程,体会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上网查阅、收集信息,同时和父母做一次深入的访谈。 3、收集刚出生时的照片及其他相关物品。 五、教学设计思路: 提出问题—课前调查—课下体验—课堂交流—释疑解惑—感恩父母 ??六、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播放ppt,激发兴趣 1、导入语,随机播放动、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具有代表性)的图片。 1、学生观看ppt,复习旧知,因势顺导,学习新知。 利用媒体直观刺激学生,让学生进入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究的主动性。 二、探究新知,突破重点。 1、关于《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个话题,课前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或与父母进行了访谈,那么你知道自己是从那里来的? 2、谈话: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对,下面我们来看看自己是怎样出生的? 3、播放媒体视频《精子和卵子结合受精全过程》 4、教师在学生作答的同时适时出示相关图片,并在回答的基础上补充小结。 1、“我是小小探究家”课堂:学生畅所欲言,分享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 2、其他学生用心倾听,即时补充。 3、学生欣赏视频。 4、学生讨论交流,谈视频观后感。(只要能说出由精子和卵子发育而成的受精卵,受精卵是在妈妈的一个专门孕育我们的屋子—子宫成长,形成胎儿,胎盘、脐带,最终我们被生出来等内容,教师就予以肯定) “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发现问题的方法,利用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影像资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情境,融入到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归纳知识,学会求知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突破学生认知上的盲点,把很多暗箱内的东西、很抽象的知识通过直观的图片来加以展现,以此来突破重点、解决难点,使原由的模糊的认识更加明晰化。 三、深入探究,解决难点。 1、“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过分裂分化,会不断生长变化。那么,每个阶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2、播放ppt,详解胎儿十个月的生长发育过程。 3、小结梳理知识,板书胎儿生长发育过程。 1、学生汇报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互助,选举代表发言。 通过对胎儿十个月的生长发育过程的详细探究,加深学生对我们怎样出生的过程的了解,形成知识能力,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四、情感体验,深情感恩。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欣赏带来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