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 广西美术-出卷网-《美术》 年级 八年级上册 课题 1.《形体、材质、匠心》 共( 1 )课时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雕塑美。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举例演示法,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能力,陶冶良好的艺术情操。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雕塑的形体美,体会作品构思和掌握雕塑的材质。教学难点:通过感受形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假扮木头人”的小游戏吧!老师发出指令前,可以随意摆姿势;老师发出指令后,保持原本动作,不准动。 参与游戏 通过游戏引发学生对雕塑的兴趣,并结合行为艺术,初步感受雕塑的魅力。 刚才我们玩的游戏,在西方有一些行为艺术家们很热衷参与,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假扮”的吧! 欣赏西方的行为艺术———活雕塑图片资料 为什么这些艺术家们如此热衷于扮演雕塑?(引出课题) 思考、讨论 2、学习雕塑的相关知识 1、复习雕塑的概念:圆雕、浮雕、透雕 回忆、思考并回答 结合实例,对雕塑的概念认识更深 2、雕塑的种类:按其功能科分为宗教、陵墓、纪念碑、装饰性、园林、民间、架上、功能性、卡通造型雕塑等。 学生举例:秦陵兵马俑、人民英雄纪念碑、民间的木雕多与家具相结合、架上室内陈列……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雕塑 3、如何欣赏雕塑 形体:是指形状和体积,是雕塑艺术最重要、最基本的语言。雕塑在形状上有着程式化(如秦兵马俑)、个性化(如汉说唱俑)、意象化(如霍去病墓前石雕)、写实化(如古希腊雕塑)的特点。2、《跃马》作品有什么造型特点?3、讨论与分享:(1)本课中你最喜欢的雕塑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为什么艺术家采用这种表现手法?(2)你认为还可以用别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这一主题吗?为什么? 观看雕塑例图,跟随教师解说思考;2、欣赏并欣赏《跃马》;3、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心得。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如何欣赏雕塑 材质:是雕塑艺术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与雕塑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的美感有着密切的关系。1、请学生观察课本例图,说出木、不锈钢、大理石、铁、铜这几种材质所具有的特点。2、对比欣赏: (1)如果将第8页《熊》的材质改为不锈钢,表现效果与原图相比,有什么变化?如果将第9页《和平少女》的材质改为陶泥,表现效果与原图相比,有什么变化?(2)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材质来表现? 1、学生阅读课本,结合本课例图、附文与个人看法,说出材质特点;2、学生观察教师PPT中处理成不锈钢、陶泥的图片,与本课原本例图对比,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匠心:是指巧妙的心思,多指艺术上的创造构思独特、精巧。 讨论:《铜奔马》艺术上的精巧之处在哪。 学生相互讨论 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表述与点评能力。 综合欣赏:分析南宁市民族大道《迈进》雕塑的形体、材质、匠心。 学生自行欣赏 引导学生把本课所学与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 4、雕塑的风格变化 观察16世纪-20世纪的雕塑变化,说出随着时代演变,雕塑风格的不同与形成的原因。 思考并回答: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艺术家的个性和追求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雕塑风格。 5、雕塑的民族性 欣赏少数民族的雕塑风格。 欣赏图片 6、小结 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雕塑,发现它们的美感,并与他人分享。 回忆生活中的雕塑有哪些 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中的美的习惯。 板书设计: 1、形体、材质、匠心 雕塑:圆雕、浮雕、透雕形体:形状 + 体积材质:体现美感匠心:构思独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