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61681

4来自乡土的艺术 教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39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来自,乡土,艺术,教案
  • cover
《来自乡土的艺术》———剪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 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 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用具: 教具:演示作品、课件。 学具:彩纸、胶水、剪刀、刻刀、垫板。 教学方法: 教法:教学中我不是直接给学生一个彩色剪纸的分类、制作结果,而是教给学生一个认知过程。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努力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欣赏、设计、动手实践中得到知识。 学法:本课以班级教学与分组训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训练中,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通过学生的想象设计,在实践操作的整个过程中,掌握本课的重难点,体现“高水平、低难度”的教材处理原则。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作品,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 ? 教学过程: ?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作品 激发兴趣 1、课件“剪纸欣赏” 2、展板“优秀学生作品欣赏” 观赏、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讨论感知 畅所欲言 提出问题: 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有哪些 小组交流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思维。 师生互动,掌握知识技能 研究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基本表现手法 谈剪纸的分类。 谈剪纸的构图 通过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合作探索,尝试体验 布置任务 点明注意事项 巡回指导 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实践操作,做到人人动手。 鼓励学生在做作业中与同学交流协作,集思广益大胆创意 个性表现,交流评价 1、共同分享各组的劳动成果 2、对不同层次作品给予肯定 1、介绍自己的作品 2、简单点评作品 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让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同学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小结 归纳建议 同学们的作品样式繁多,都很美观,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勤动手,我们就能够剪出更多美丽的东西,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反思自己作品 提高学生作品质量 课堂综评 抛砖引玉 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思考、想象 激励学生进一步加强探索,关爱自然、关爱生活,创作出更优美的作品。 ? 教学反思: 1、本课通过学习激发了学生对于民间剪纸艺术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学习和探索这一门技艺,传承这一文明。2、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次的设疑问答,既让学生参与思考,也让学生参与互动,更让学生参与探究,学生在不断地独立思考与观察中,探究意识得到增强,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发展,整体效果也比较好。3、不足的地方是,因为课程的容量比较大课堂制作剪纸的时间实在不够,学生因为不熟悉剪纸,因此动作也比较慢。4、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学生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会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