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12156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单元《丰收锣鼓》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7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39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单元
  • cover
《丰收锣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感受和体验乐曲《丰收锣鼓》中欢庆丰收的喜悦之情,逐步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以教师引导学生的音乐实践教学方式为主,用不同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音乐的能力。 3.能够积极参与创造性实践活动,感受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欣赏分析音乐作品,体验音乐情感。 (二)教学难点: 分辨不同民族乐器音色的变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的实践中来。 教学用具: 教学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下面请大家欣赏奥运开幕式《击缶而歌》。 2、师:录像看完了,你知道缶在民族乐器里面属于哪一类乐器吗?缶是鼓的一种,属于中国的民族打击乐器,你们还知道哪些民族打击乐器呢? 3、学生认识民族打击乐 二、讲授新课: (一)观看视频《丰收锣鼓》,初听音乐 1、教师提问:管弦乐合奏《丰收锣鼓》中出现了哪些乐器?该乐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2、教师介绍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 3、教师介绍作品 (二)分段欣赏 1、听赏第一部分: 教师提问:乐曲的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你从音乐中感受了怎样的劳动场面?人们的心情怎样? (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切分节奏的运用增强了动感,表达了人们的喜悦之情) 2、听赏第二部分: 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的?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唢呐声把我们引到了金色的田野、丰收的果园、飘香的茶山,开始以吹管乐器奏出富有号召性的音调,继而转入由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然后笛子与弹拨乐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与第一段对比更富于歌唱性,旋律优美,抒情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 3、听赏第三部分 想一想这段音乐的旋律有何特点?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主奏乐器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色,采用散板的旋律,展现出优美如画的田园景色,云锣的柔和音色和琶音旋律,犹如阳光下水库的碧波粼粼。) 4、听赏第四部分 请从速度、力度、情绪、和场景对比第四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的不同. 这是全曲的高潮,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锣鼓的打击乐奏出气势磅礴的音响。在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打击乐又运用锣鼓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构成第三段的锣鼓。乐曲在快速、强的节奏中结束。 速度 力度 情绪 场景 第一段 快 适中 热烈、欢腾 劳动忙碌 第四段 急 强 激烈、沸腾 欢庆丰收 5、再次完整聆听全曲、对着书上的自我测评、完成练习。 6、唱一唱书上的谱例,再次感受乐曲的主旋律。 三、探究与编创 1、分声部划拍读节奏谱 2、学生打击乐合奏练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对民族音乐有了一些认识,也感受了民族音乐的表现力与魅力。我们民族音乐还需要不断的传承与创新,希望同学们能够走在民族音乐的前方,欣赏更多的民族音乐,成为未来民族音乐的主人。 五、课外探究 课后让学生搜集一些民乐,和大家分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