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27179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单元《樱花》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317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单元
  • cover
第五单元 第一课时《樱花》 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樱花》 了解都节调式。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主动探寻中了解日本音乐文化特点,学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见证中国文化对其深刻地影响,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櫻花》的学唱,初步感受、理解、表现日本音乐文化风格及相关知识,最终准确表现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 1、准确演唱《樱花》,并能用谐音演唱日文。 2、了解日本都节调式和主要乐器。 教学重与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日本传统调式的特点,了解其音乐文化。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出歌曲《樱花》的旋律和意境,锻炼气息的控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 2、说一说,这是哪个国家的? 3、走进日本:(出示图片) 4、引入樱花的介绍。(日本是樱花的国度,櫻花在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尊为日本国花,被视为春天的象征) 二、授新课: 1、初听歌曲《樱花》 问:歌曲的速度?歌曲描写什么?(稍慢;春日赏樱花。) 2、学唱曲谱。 (1)教师范唱。 (2)学生随琴视唱。 思考: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级进或跳进)旋律强调了哪几个音?(4、7) (3)再次视唱。 ①问: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都节调式:13467) ②可带领学生复习、对比中国的五声调式。 都节调式虽然也是一种五声音阶,但与中国和东方许多民族常用的无半音五声音阶不同,它把音阶中的两个半音也就是小二度音程都用上了,这种音程具有不和谐,忧伤的情绪,再加上强调了“4、7”这两个不稳定音,更让日本民族音乐充满了浓浓的物伤情节。而中国周朝、秦朝开始,传统音乐就讲究平和中庸的色彩,尽量少用这种不协和、不稳定的“4、7”,因此中国民族音乐充满富丽堂皇之感。 ③让学生通过两段音阶的弹奏来分辨两个调式的色彩区别。 ④注意“4、7”的音准,再次视唱。 演唱歌曲。 问:这首歌曲词与曲的关系是怎样的?(一字一音) 学生与老师一同演唱歌曲。 教师简介歌唱气息的要求,感受气息在丹田的扩张和收缩状态。 (4)学生演唱,并随着旋律音高的起伏变化做出力度的起伏变化。 (5)歌曲曲调优美、文雅,节奏舒展、从容 ,充分展示出樱花雍容华贵的一面和人们对其赞美之情。 按要求演唱歌曲。 用日文演唱。 4、总结日本民歌特点。 5、音乐创编。 三、知识拓展。 1、日本的传统音乐包括神乐、雅乐、伎能乐、歌舞伎等形式,大多以其fa si应用频繁、风格鲜明的都节调式为基础。 2、其中歌舞伎与中国的京剧素有“东方艺术传统的姊妹花”之称。他们的相同点是都有各种脸谱,都是清一色的男性演员。歌舞伎是由隋朝时兴起的伎乐传入日本而发展形成的。 3、日本民族乐器:三味线、尺八、日本筝。 4、为什么日本的乐器与中国乐器如此相似?(日本长期学习中国文化的结果)日本自古就与中国进行着文化上的沟通。在唐朝时,文化的交流达到高峰;其中,佛教交流尤为深人。日本的音乐文化也受到中国传人的佛教的巨大影响,佛教禅宗“以心传心”的观念,使日本音乐形成追求和敬、清远、宁静、“静”中求动的审美情趣。 四、总结。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为祖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到骄傲,但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借鉴国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完善我们的传统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