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60896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65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5课,青铜器,甲骨文,教案
  • cover
1066800011188700《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分布位置,用途功能和制作工艺等基本史实和特点,列举青铜器的典型代表司母戊鼎等。 2.知道甲骨文的概念含义、地位价值等基本史实和其造字方法, 知道甲骨文是滴已知最早的汉字。 3.加强对青铜器和甲骨文这两个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初步掌握阅读史料和识别运用图片的方法,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 4.师生共同探究与讨论历史问题,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认识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夏商西周灿烂文明的代表,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能用全球通史观看待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青铜器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教学难点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创造出来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在我们学习过的先秦时代,文化空前繁荣,成就突出,甲骨文和青铜器就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代表。 今天,我们就走进甲骨文和青铜器,来了解夏商西周高度发达的文明。(板书课题) 二、互研探究 互动活动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高超技艺出现在什么时候?该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是什么?著名青铜器的代表有哪些? 商朝。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青铜器有哪些功能?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1)主要用于饮食、祭祀与军事。 (2)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简述青铜器高超的工艺过程。 (1)准确掌握铜、锡、铅的比例。 (2)铸造技术———泥范铸造法”。 (3)工艺流程: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烧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 (4)根据器物的大小制作不同的泥范,再合范烧注铜液。 互动活动二 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4.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甲骨文的书写材料是什么?造字有什么特点?它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1)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2)龟骨与兽骨。 (3)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4)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合作探究 (一)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二)展示提升 1.简述商周青铜的高超工艺。 2.简述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发现的意义。 四、板书设计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五、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