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720113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爱祖国 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35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1课
  • cover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爱祖国》--知识与技能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聆听《卢沟谣》《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通过聆听歌曲,了解歌词所描述的历史背景,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 知道合唱声部,认识合唱形式。 认识中国作曲家冼星海。 认识延长记号 教学内容 聆听《卢沟谣》《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复习歌唱曲目《只怕不抵抗》,复习延长记号,了解冼星海。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合唱曲,让学生产生对合唱的兴趣,感受合唱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 找出出现合唱的乐句。 理解合唱的定义,了解合唱这种演唱形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火车开啦 学生分为3组: 1组节奏 呜 — — — |呜 — — — |5 2组节奏 轰 — 轰 — |轰 — 轰 — |3 3组节奏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1 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的太棒啦!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坐着小火车去旅旅游,让我们看看第一站是哪里? (一) 观赏卢沟桥的照片和千姿百态的狮子。 教师简介卢沟桥的历史。 刚才我们看得那座桥叫卢沟桥,它位于北京西郊···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歌曲叫《卢沟谣》,是建党90周年之际作者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 初听《卢沟谣》体验音乐特点 这首歌曲的开头采用了哪种表演形式? 朗诵 你还听到了哪种演唱形式? 合唱、齐唱 三、赏析《卢沟谣》 1、复听歌曲 刚才同学们听得真仔细,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合唱的部分出现在哪几句呢? 找答案 同学们的表现太棒啦! 2、简述合唱的定义 通过刚才的观察,大家可以发现什么? 合唱是两组人在演唱 演唱的是两个声部 演唱的是同一首歌 两组以上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首歌曲的一种声乐演唱形式。 (由2组以上的人演唱同一首歌曲的2个以上声部。) 3、完整聆听,师生合作表现歌曲 (1)边听边跟着哼唱歌曲,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 (2)对比分析合唱与齐唱部分 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和齐唱部分的旋律比较,你觉得合唱部分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合唱部分音区变高,节奏舒展,力度增强,情绪更激昂。) 小结:采用合唱这种演唱形式可以更充分的渲染音乐的情绪。 师生合作 齐唱部分大家一起唱,学生唱主旋律高声部,老师唱低声部。师生合作表现歌曲,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4、点题:爱祖国 这首歌曲只有8句歌词,没有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了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聚焦永定河、卢沟桥、宛平城这些特殊的深深打着中华民族烙印的具体载体,折射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坐上时间的小火车,向下一个景点出发,让《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去听听这些小朋友的心声! 1、初听歌曲,教师带学生一起律动,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速度。 (1)提问:歌曲可以分为几段? 通过律动,学生能够很容易区分乐曲的段落 (2)各段旋律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第一段旋律轻快活泼,第二段旋律抒情优美,第三段旋律进行曲风格。 (通过律动的身体语言学生可大致知晓各段旋律的特点) 2、复听歌曲,充分体验并熟悉歌曲。 小组讨论 ①你理解歌曲中的阳光、风、雨、收获的金秋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吗?    ②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边跟着哼唱边划旋律线 (黑板上画) 完整聆听歌曲,随乐哼唱感悟主题思想。 复习歌曲《只怕不抵抗》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自于先辈们的不懈努力和流血牺牲,有一位作曲家叫冼星海,就是那个年代的人,他在投身抗战时不忘进行音乐创作,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有一首歌曲《只怕不抵抗》,是他专门为孩子创作的,现在让我们再次乘上时间的小火车去看一下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们在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