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757054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土壤中有什么 教科版

日期:2025-10-1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37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土壤
  • cover
《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土壤覆盖在地球岩石圈的表面。土壤的形成是岩石的风化和生物作用的结果。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风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当腐烂的 动植物与岩石碎屑混在一起时,混合物就被称为土壤。在土壤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岩石变化留下的痕迹以及动植物的残体。 ????本课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寻找土壤的成分”,本课重点指导观察土壤的颗粒,主要是分析土壤的成分。土壤成分的沉积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土壤里有什么,而且使学生对分层沉积有一定的认识,为本单元后面几课的学习做铺垫。第二部分是“土壤和生命”指导孩子了解土壤和生物的生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本节课教材处理上,把重点放到了第一部分。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观察探究课,从三年级开始,孩子们就开始利用摸、看、听、闻、量、画等方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为本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三年级的观察一般是静态的、简单、纯属观察层次的。而本节课的观察是有层次的,从肉眼、放大镜、放入水中、利用筛子、分层沉积、烧土壤等观察方式,由易入难,不仅要考验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还要考验孩子们综合分析水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通过各种观察探究,明白土壤中有空气、沙砾、沙、粉沙、黏土、腐殖质、水分等成分。 2、通过筛子分类活动和沉积实验感知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 3、通过放入水中观察推测土壤中含有空气,通过烧土壤的观察了解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通过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珍惜土地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筛子分类活动、沉积实验观察,知道土壤中有沙砾、沙、粉沙、黏土等四种颗粒,并初步感知它们的区别。通过放入水中观察、烧土壤等活动,知道土壤中有空气、腐殖质。 难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了解土壤成分。 时间分配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2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桌子上的玻璃皿中放着什么? 生:土壤。 师:今天我们就来观察《土壤中有什么》。(板书课题)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作为观察探究课,观察的对象已经非常明确。 7 二、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土壤 师:大家观察时别忘了记录,记录表在导学45页我探究第1题,初步观察土壤成分。 生观察玻璃皿中土壤并记录。 师:刚才大家已经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了土壤,接下来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发现。 生:汇报交流,补充。 课堂上导学的运用,能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 18 倒入水中观察土壤、利用筛子观察土壤颗粒师:刚才大家已经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了土壤,你们还有什么方法能观察到土壤中有什么? 生交流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土壤和观察工具,我们将进行几个观察探究,我们首先请同学拿出学习单一,观看学习单一,看完了来领取材料。 生观察记录。 师:已经整理好材料,阅读完学习单二的小组派代表上来领取新的材料。 汇报交流 师:我们首先来讨论土壤倒入水中的观察情况,请同学们汇报你们的观察发现。 生交流。 师:同学们还利用了筛子观察了土壤,同学们也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发现。 生交流。 师:大家将土壤颗粒分成了几类? 生交流 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上面筛子的孔大小是2mm,那么里面的土壤颗粒大小是怎样的? 生:大于2mm。 师:第二个筛子的孔大小是1/16mm,那么里面的土壤颗粒大小又是怎样的? 生:大于1/16mm 师:老师这边还有一个筛子,它的孔还要小,是1/256mm,我们还可以将第三类分成两类(师演示),两类颗粒大小又是怎样的? 生: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