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845450

4.3 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 课件(27张ppt)+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242488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教学设计,ppt,27张,课件,欣赏
    《渔舟唱晚》教案 (一)教学理念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科综合的理念:将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艺术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它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更是一门情感艺术。不管在课堂内外,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能给学生一种美的熏陶和情感体验,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古筝音乐的美。 2、通过认知古筝音乐的艺术结构,达到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及在创造音乐的境界。 (2)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学科综合概念引导学生分段聆听,感知乐段的结构。 (3)知识与技能 1、明确分辨出三个乐段的结构,并感知速度的变化。 2、能够理解每一乐段中的知识点,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堂课选用花城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四课感知音乐中的速度(二)感知速度的变化一节,通过欣赏古筝名曲《渔舟唱晚》一曲使学生达到对音乐中速度的认知能力。该曲由引子+第一乐段+第二乐段+第三乐段+尾声五部分组成。本课着重听取第一二三部分乐段,在每一乐段中体会速度的变化。 (2)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三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有一定的音乐基础,通过分段欣赏,直观感受的方式能够更加加速孩子对音乐的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用分段聆听的形式引导学生认知古筝音乐作品的创作结构。 2、感知乐段与乐段间的速度变化。 (2)难点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做到对每一乐段知识点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音乐水平。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古筝、彩色卡纸、彩带、鼓、斗笠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 所用时长 情境 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领着大家一起进入古筝的海洋,我们将化身成一名渔夫,你们身边洁白的古筝将化身为一艘小小的渔船,带领着小伙伴们畅游在古筝的海洋里。请我们的小渔夫戴起你们的斗笠我们准备起航了。(播放音乐) 学生佩戴斗笠并做划船的动作,运用彩带及鼓表示出“渐快”“渐慢”。 船夫划船节奏。 预授“渐慢”节奏。 5分钟 初步聆听全曲 “小渔夫们,你们静静地来聆听我们班上的古筝社团为大家带来今天我们这堂课的主题曲古筝名曲《渔舟唱晚》。并带着你的想象来聆听,你在船上看到了什么景色,想到了哪些描写景色的诗句?” 聆听班里古筝社团的同学弹奏《渔舟唱晚》。 展示渔舟唱晚景色图片。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乐曲来联想诗、画。 5分钟 第一乐段欣赏 美妙的音乐带给你们怎样的思绪呢,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 小渔夫们有没有想到什么样的诗句,适合此乐此景呢?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板书景色。 展示诗句ppt。 利用诗配乐的形式进行学科综合,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课堂中。 5分钟 第二乐段欣赏 小渔夫们我们也划了好久的船了,让我们靠岸来一起学习怎样弹奏出这样美妙的琴声吧。接下来请听第二乐段的音乐,找到XXXX XX以及X.XXX XX的节奏型,并哼唱出它的旋律。 我们的小渔夫是不是都会弹奏,这一部分了。 请跟随我的动作来试着弹奏一下前面的曲子,到了小渔夫们会弹奏的部分就由你们来弹奏吧! 接下来难度要增加一些,我们的渔船突然的逆流而上了,请我们的小渔夫用学过的节奏型表示一下“渐慢”。 再表现一下我们的渔船顺流而下时候的“渐快”。 学生回答。 展示古筝弹奏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