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7724

1-3第一单元 人猿相揖别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5134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单元,人猿,相揖
  • cover
金华第五实验中学教师备课录 课题 人猿相揖别 授课时间 2008年09月1-5日 第1-3课时 本课时教 学 目标:1.知识目标:人类诞生的标志与时间;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2.能力目标:能否初步认识人类的起源;能否说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演进程序;能否科学的想象并简单的描述他们的生产与生活情况;能否对人类的起源提出各种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②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③分析有关资料,理解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④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的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的资料,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重点:中国早期人类起源的历程 难点:理解劳动对于人类形成的重要作用;自然环境对人类起源的直接影响。 教学用具: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问: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由此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出人类是由古猿经过上千万年漫长的岁月演变来的。 【新课教学】 一、站立起来的祖先 1.人是怎么来的? (1)人类起源的传说 西方的上帝造人说:《圣经》 中国的女娲造人说:《太平御览》 介绍其它的人类起源学说 ( .. / 八上第1单元 / 资料(其它) / 人类起源新说.htm )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高级生物是由低级生物长期进化而来。 想一想:人类的祖先———古猿,在树上生活的情景?在树上生活的古猿为什么要下地生活呢?古猿下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结论:古猿向人进化的直接因素:自然条件的变化。 过程:气候变化→森林减少→从树上下到地面活动→学会直立行走 2.直立行走 模仿图中四种形态,体验每一种形态的四肢受力与活动、视野范围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直立行走是古猿向人类迈进的重要一步,有重大意义。教师还应明确指出,学会直立行走经历了近千万年的岁月。) 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促进脑的发育。 总结:直立行走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如下: (1)使重心下移,保证行走和活动的稳定性 (2)使手脚分工 (3)促进发音器官的进化 (4)使视野开阔,促进大脑发育 3.劳动的作用 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 接着,提出问题让学生实践与探讨: 提问: ○我们用力拿东西时,手上哪一部分会感到吃力? ○从猿“手”到人手的演变过程中,什么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作用?你认为劳动在今天有什么意义?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提醒学生,劳动不是惟一的作用。 [活动]图1-3,将猿“手”与人手进行了比较。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总结:出示下图: 强调:劳动对人类起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的表现在:(1)直立行走;(2)手的形成;(3)语言的产生;(4)人脑的形成 3.旧石器时代 出示图片: 观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石器是怎样制成的,是打制而成的,还是磨制而成的。(打制石器) 提示学生注意人类使用这种石器的历史。(已有二三百万年了) 强调: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 4.小结本框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