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04098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单元《阳关三叠》 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274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单元
  • cover
阳关三叠 授课课型:综合课[] 设计思路: 《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琴歌。全曲分三大段,用基本相同的曲调做变化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这首琴歌的音调淳朴而富于激情,尤其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大跳,和“历苦心”等处反复呈述,情真意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无限关怀、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 从听觉入手,让学生欣赏由古琴演奏的乐曲,营造古韵氛围,带学生进入离别的思绪之中。在学唱歌曲过程中,通过听、唱、观、思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获得情感体验的热情,最后以自然、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抒发的对友人无限关爱的诚挚情谊。[] 感受古曲韵律,理解“三叠”的含义。 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尝试体验合唱版《阳关三叠》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琴歌《阳关三叠》。 演唱时如何表现歌曲中忧伤、惜别的真挚情感。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放《送别》伴奏背景音乐,背诵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在教师带领下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对古诗的吟诵,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华夏古韵的良好氛围,为下一步学唱歌曲做好了铺垫,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歌曲的情感。】 主动探索 学习新课 1、欣赏琴歌《阳关三叠》。 2、了解古琴,介绍琴歌。 3、再听歌曲,为歌曲划分音乐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为歌曲划分结构,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为下一步分段学唱歌曲做准备。】 4、学唱上阕。 (1)视唱上阕旋律。 (2)试着随琴填入歌词。 (3)带着吟诵古诗的感觉再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上阕。 【设计意图:通过帮助学生找到古诗词的吟诵感觉,更好地体验歌曲的韵味。】 5、学唱下阕。 (1)再次欣赏下阕,提问: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迸发? (“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八度音程跳跃,旋律跌宕起伏,突出强调了作者的不愿分离之情。) (2)理解“遄行”的含义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遄行”就是急行,快快地走。作者仿佛看到前方道路的艰险,表达了诗人激动的心情。) (3)教师范唱第一乐句,提示力度记号与连音线 ,带领学生用手画出节拍。 【设计意图:通过体现力度记号及用手划节拍,更好地为演唱做准备。】[来源:学 科 网] (4)分析第二乐句,思考:旋律进行、节奏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对音乐情绪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两次重复的旋律再次强调不愿分离之情,附点四分音符更增强了音乐的推动感。)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情感引领,达到唱好歌的目的。】 (5)有感情地跟琴演唱第二部分歌词。 6、完整演唱古曲《阳关三叠》。[] 拓展延伸 合作创编 小组合作 创编情景剧 内容:好友话别 人物:作者,元二,小二 道具:桌 杯子 等 思考:两位友人在话别会说些什么呢? 请你和你的小组合作伙伴一起创编,汇报表演。 小组展演,师肯定学生的创编,表扬为主,鼓励为辅。 3、欣赏现代版《阳关三叠》。 【设计意图:对比欣赏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辨别、分析能力。】 随音乐再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生互结 拓展课外 搜集歌词是古诗的乐曲,尝试唱唱 搜集古琴的相关资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