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问因特网》教学设计 教材:冀教版信息技术1(七年级) 一、教学理念: 探索与实践是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教学要在真实情景下进行学习,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生动的内容,有趣的任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发现知识,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Internet的应用 2、认识浏览器 3、掌握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通过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实践,反复尝试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学生自我展示学习方法获得激励,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浏览器的基本操作 2、难点:浏览器的使用;搜索信息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课程 师:首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们喜欢旅游探险吗? 学生:(学生都喜欢出去玩) 师:我们国家有许多名胜古迹,自然风光,那么你都去过哪里呢?那里给你留下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去过的地方,并且作一个简单介绍,让我们共同分享。 学生:(回答问题略) 以上几位同学介绍了他们浏览过的风景名胜,去过的地方真不少。那么,有没有同学去过南极或北极呢? 南北极很少有人去过,我们对南北极的了解也只限于书报和电视广播,现在有了因特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我们可以利用因特网,去浏览我们没有看到过的风景,了解我们不知道的知识。 (1)、引入浏览器 师: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因特网日益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给我们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而且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今天,就让一起访问因特网,来一次网上冲浪。 师:因特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如果要进入因特网,我们还需要一个工具,是什么工具呢?找同学给大家指出来 (单击浏览图标)它的名字叫“浏览器”,能在网络世界中帮我们浏览信息。接下来,它将和我们一起去浏览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网站,去了解我们大家都没有去过的南极和北极,了解现在我们国家极地考察的最新动态。 那么,同学们,你们可以在哪些地方找到它?用什么办法启动它呢?请大家试一试,再说一说。找同学上台前给大家演示他打开浏览器的方法。 (学生试找;三处:桌面上、任务栏上、程序菜单中,请一至两名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方法) 师:启动浏览器的方法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就选哪一种。 (2)、认识浏览器 教师介绍浏览器的组成,各部分的名称(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按钮、地址栏、状态栏……) (3)、地址栏 师:因特网就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浏览器就是出租车,乘上出租车,你应该告诉司机什么呢? 生:要去的目的地。 师:那你现在要告诉浏览器什么? 生:要访问的网址(学生回答) 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网址,网址要在地址栏中输入。提供一个网址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www.chinare.gov.cn 找学生演示,网址的输入,然后打开网站 请一位同学进行演示,边演示边说说自己的方法。 (二)、了解主页、认识链接和它的作用。 (1)、了解主页:现在我们打开了“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第一个网页,既然这是第一个网页,那么就叫作首页,或是主页。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信息,如果我们想了解南极北极的详细内容我们应该怎么办?找同学上台前尝试一下。 (学生尝试,不同的学生打开的网页链接不同) (2)、了解链接: 老师:我们看到在网页上移动鼠标,鼠标箭头移到某些地方是否变形状了? (学生:变手形) 解释:凡是网页上鼠标箭头变成手形的地方,这就是一个链接,点它一下,就能打开另一个网页。请学生试点“南极篇”链接。找学生操作,给同学们演示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