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2607

2011高二生物全案:1.2.4《体温调节》(中图版必修3)(4份)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30041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1,高二,生物,全案,1.2.4,体温调节
    第四节 体温调节 [课标要求] 描述体温调节: [知识梳理] [复习指要] 本节课复习要注重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统一联系的观点形成知识网络体系,正确理解产热与散热的关系,体温与酶的关系;运用比较法比较不同状况下的产热和散热情况;运用归纳法,归纳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的作用。 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发挥的作用: ①参与血糖的调节。血糖含量的变化会刺激下丘脑相关区域兴奋。产生兴奋沿相关神经传导到胰岛、肾上腺分泌相应的激素。 ②参与渗透压的调节。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渗透压的变化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下丘脑外侧还具有饮水中枢,饮水中枢兴奋,可使人产生渴觉。 ③参与体温的调节:下丘脑内有体温调节中枢。 ④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垂体来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下丘脑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下丘脑又被称为“内分泌之王”。 [典题解析] 1.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解析】青蛙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青蛙从25℃移到5℃的环境中时,体温也随之降低,体内呼吸酶的活性减弱,有氧呼吸减弱,耗氧量减少。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它从25℃移至5℃的环境中时,机体散热增加,为保证体温恒定,产热必然增加,有氧呼吸增强,以产生更多热量,耗氧量增加。 [答案] C 2.下图表示X、Y、Z3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动 而发生的代谢速度的变化,据下图回答: (1)体温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动物 , 判断的依据是 。 (2)3种动物在低于某一温度时,都可加快代谢速度, 其调节的方式是 ,参与调节的激素有 和 , 它们均可促进 ,写出该生理过程的总反应式 。 (3)就动物Y而言,它处在-20℃比处在10℃时的散热量将 ,产热量将    【解析】据图可知,在温度t1时,X、Y、Z三条曲线已经重合,其纵坐标值相同,说明三种动物代谢速率相等。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动物自身就会通过加快代谢速度,大量分解自身物质,以产生热量来弥补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动物加速代谢的启动温度越低,说明该动物保温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寒冷环境。在低于t2的温度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呈增加趋势。体温调节属神经-体液调节,恒温动物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始终维持动态平衡。 [答案](1)X 在-40℃时,才通过提高代谢速度来维持体温恒定 (2)神经—体液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物质的氧化分解 (3)增加   增加 体温:指 的温度一般在37℃左右保持相对恒定。 产热器官:       产热 产热和散热 的平衡 热量获得的主要途径:①  ②  ③ ④ 主要散热器官:     散热 直接散热 、 、 热量散失途径 间接散热:        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温觉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 冷觉感受器 结构 调节中枢:下丘脑 →减少散热 体温的调节 寒冷刺激→ →  → →增加产热 过程 →增加散热 炎热刺激→  → → 结果: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体温恒定的意义: 酶体温调节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人的体温及其意义(知道); (2)体温的调节(知道)。 2.态度观念方面 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并非一定是坏事,应辩证对待。通过阿蒙森(Roald Amundsen l872—1928)征服南极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勇气。 3.能力方面 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并绘制直观图;培养化繁为简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体温的意义及其调节。 难点:体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