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历史人教版 选修2 一、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的斗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权长期被大地主和金融资产阶级把持,能够享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人十分有限。18 世纪中期,英国700万人口中,只有15万人拥有选举权,仅占全国人口的2%。选民资格沿袭15世纪的规定,由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自由土地持有者参加选举。18世纪初的一项法案规定,郡、区议员必须有土地年收人600镑以上的地产。市镇议员须有年收入300镑以上的财产。选举中操纵选举、贿买选民司空见惯。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深入,民主的内涵在新的历史阶段得到拓展和深化。工业资产阶级为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掀起了争取选举权的运动。他们利用激进的群众运动,迫使英国议会通过了1832年改革法案,为本阶级参政打开了方便之门。但在这一改革中,曾起过巨大作用的工人群众和小资产阶级却没有得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队伍的不断壮大,英国工人阶级开展了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1836年,一批先进的工人组织了“伦敦工人协会”,试图用合法手段废除统治阶级的反动立法,争取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和争取自身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使社会一切阶级处于平等地位。第二年,协会领导人和议会中的激进议员开会,共同起草了《人民宪章》。《人民宪章》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享有普选权、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议员支薪、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要求。英国“宪章运动”由此开始。 《人民宪章》 [历史纵横] 受1825年经济危机和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进入高潮。因改革法案于1832年通过,故有其名。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选区,取消一部分贵族操纵的“衰败选区”,增加或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整顿了选举的财产资格,使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荻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民宪章》公布后,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全国各地纷纷举行集会和游行,要求实行宪章。1839年初,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提出了致议会请愿书。经三个多月,在请愿书上签字的人数就达125万。但请愿书被议会下院否决,宪章派遭到政府的搜捕和镇压。 宪章派领导人汲取运动第一阶段失败的教训,进行调整并加强组织。1840年,在曼彻斯特成立“全国宪章协会”,随后各地纷纷成立地方宪章协会。在宪章派发起全国范围的抗议和营救下,被逮捕的宪章派领袖相继获救,宪章运动重新活跃起来。1842年初,宪章派向议会提交新的请愿书,签名人数达三百多万。 新请愿书重申了《人民宪章》中原有的政治要求,还提出限制工时、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要求,并抨击了社会的贫富不均现象。这份新请愿书表明,工人宪章派已经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了界限,宪章运动已发展成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新请愿书再次遭到否决,激起了工人阶级的强烈抗议,罢工浪潮席卷全国。在政府镇压下,这一阶段的运动再次失败。 1847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大批工人失业,实际工资降低,宪章运动重新活跃。许多城市举行了大规模的群众集会。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消息传来后,宪章派和工人群众更为振奋。各地举行群众大会的次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几乎每天都有上百次的群众集会。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 [资料回放] 作为规定大不列颠和爱尔兰人民在议会下院中享有公平合理的代表权的法案,经1842年12月在伯明翰召开的人民协商会议修正通过。兹规定:自本条例获得通过时始,本国境内的每一-男性在下列条件下享有选举议会议员之权:(1)在英国境内出生的公民,或在英国居住两年以上并已取得英国国籍的外国人;(2)年满二十一岁者;(3)选民册修订时经证明精神健全者;(4)经要求行使选举权时不因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