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002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 3.5猎人合唱 教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40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八年级,上册,音乐,猎人,合唱
  • cover
歌曲《猎人合唱》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并能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能够感受并表现节拍的强弱,以及准确地演唱弱起节拍。 2、知识目标:对歌剧这种艺术形式以及韦伯的生平及作品背景有初步的了解。 3、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猎人合唱》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兴趣,并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并对歌剧音乐感兴趣。 教学难点:能够感受并表现节拍的强弱,以及准确地演唱弱起节拍。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小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做节拍律动: (1)拍一拍下面这个节奏型: 2/4 X?X X?|?X?X X?|| (2)提问: A、我们把这个节奏型拍得一样响好听吗?(不好听,很沉闷) B、你们觉得哪一拍可以拍重一点?(每小节的第一拍) 师:四二拍的重拍正是在第一拍上,请大家再来一次,我们把重拍做出来,这样会更好听。 【教学目的:通过拍节奏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在提问的过程中解决四二拍强拍的问题】 2、师用小提琴演奏《猎人合唱》,学生用刚才练习的节奏型给老师伴奏,请学生注意要继续拍出重拍来。 提问:同学们觉得这首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高兴、欢快、活泼。。。) 你们喜欢它吗?(喜欢) 师:老师刚才演奏的乐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猎人合唱》。 【教学目的:师用小提琴演奏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同时让学生继续拍节奏型并做出重拍,起到巩固的作用。】 3、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一遍这首歌曲吧。(播放范唱) 【教学目的:明确课题,使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印象。】 二、简介歌剧: 1、提问:同学们,老师刚才播放的范唱跟小提琴独奏相比较,你们觉得哪种更具有音乐表现力?(播放的范唱更具有表现力) 2、简介歌剧: 师:没错!我们听到的范唱因为所包含的音响更丰富,所以更具有表现力!大家刚才听到的《猎人合唱》其实是歌剧的一个选段,下面老师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歌剧:(1)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它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和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音乐在歌剧中处于主要地位。(2)歌剧的结构原则和戏剧相似,常按情节发展的时间、地点来划分幕、场或景。总的来说,歌剧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艺术表演形式。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演奏效果,引起学生对歌剧音乐音响效果的注 意并对歌剧产生兴趣,由此引出老师对歌剧的介绍。】 三、简介作曲家及作品背景: 这首《猎人合唱》出自于德国作曲家韦伯的手笔,是他创作的歌剧《自由射手》中的选段。《自由射手》是一出三幕歌剧,它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守林员马克斯为能与护林官的女儿阿加特成婚,在猎人卡斯帕尔的诱使下不惜把自己的灵魂与魔鬼进行交换,希望能在射击比赛中胜出。但是他却误伤了阿加特的化身—一只白鸽。最后在一个隐居林中的老人周旋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歌剧《自由射手》是韦伯的代表作品,它被认为是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歌曲《猎人合唱》则是这部歌剧中第三幕接近全剧终的一首男声合唱曲。 【教学目的:简介背景,利于学生感受音乐。】 四、学唱歌曲: 1、曲式分析: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欣赏这首歌曲,听完后大家给它分分段。 单三部曲式(不带再现):A—B—C 【教学目的:先给歌曲分段,利于后面的分段学习。】 2、A段: (1)播放A段音乐,思考:A段共有几个乐句?(2句) 它们相似吗?(完全一样) (2)与学生一起唱乐谱,较为熟练后用手打拍子唱。 提醒学生:弱起不抢节奏,唱出重拍来。 【教学目的:用手打拍子唱谱利于学生感受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