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04063

高中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 模拟考(三) 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Cword含答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77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模拟,高考,Cword,冲刺,仿真,高中
  • cover
模拟考(三) 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C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针对“中小学繁体字识读教育”一事,教育部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学校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汉字。但在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会涉及繁体字教育有关内容。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昭晖表示,在中小学进行繁体字教育的问题已经说了几十年,但在他看来,繁体字的识读并不困难。储昭晖说:“我们很多成年人可能用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把繁体字认全了。我认为,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必要花时间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如果孩子在生活当中遇到繁体字,那么让他知道这是什么字就够了。” 而这一观点,也和国家11个部委(局)组织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结果不谋而合。对全国阅读繁体字书报困难程度调查的数据显示,阅读繁体字书报“基本没有困难”和“有些困难但凭猜测能读懂大概意思”的比例占58.69%;“困难很多”的比例占41.31%,多集中在西部省份。这表明,我国多数人基本能够认读繁体字。 材料二:近年来,支持繁体字的声音在舆论场中连绵不绝。一部分人还认为,汉字简化导致公众丧失了接受传统美德滋养的机会,比如,网上有个流传已久的段子是这么说的:“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産’不生,可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黑还是黑。” 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实质上完全经不起推敲。从“游子吟”的时代起,古人就要为了生计和前途而漂泊他乡。古时交通不便,一别数十年也不过是人生常态,否则又怎会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感叹?可见,有没有见到“親”,是不是注重亲情,和使用不使用繁体字没有必然联系。 从维护国家与民族认同的角度来看,使用规范和统一的文字是相当严肃的事情,因为“书同文”带来的是文化认同,这是国家与民族认同的基础。我国因为历史悠久,从汉字产生以来,文字的形态便一直在发展演变,其中一个基本的规律是由繁趋简。这些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通用汉字的变化不难发现,汉字不断简化的根本目的还是便于书写和文化传播。同时,自秦统一文字之后,历朝历代也有了相对统一的文字标准。现行的简体汉字,是汉字演变的延伸,符合历史客观规律,并且作为法定的文字其规范的地位应当得到尊重与维护。 至于提出对中小学生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只要不是提倡教育恢复使用繁体字,应当来说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只是需要对其目的予以明确,以廓清是非。繁体字已经不是通用的语言文字,如果是基于识读的需要而刻意要求加强教育,已经没有必要,因为这不但可能带来应用上的混淆,而且将其当作读古籍历史的能力培养也没必要———繁体字的识读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解决。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文字学方面的常识教育可以是必要的内容,以帮助学生了解汉字演变的脉络,可以深化对文字文化内涵的理解。 同时,现代语文以及人文教育与传统的人文艺术不可能割裂,如传统的诗歌、古文、历史、书法、绘画等内容中小学都会涉及,这里面都会有繁体字,自然会对这些字的识读提出要求。换言之,只要中小学人文教育得到加强,繁体字识读自然水到渠成。 不过,一直以来中小学人文教育的成色不够,量小范围窄,学生接触到经典原始资料的机会少,这恐怕也是社会对繁体字误读担忧的内在原因。近些年,教育部在课改中大幅度增加了古诗词、古文的比例,还提出了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都是重视人文教育的纠偏,当然关键还是需要有效的落实,如传统的书法教育目前还有不小的难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