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在奔驰———《天路》教学设计 课题 时代在奔驰———《天路》 课型 欣赏 课时 1 时间 教材分析 《天路》是一首具有浓郁藏族音乐风格的歌曲,由印青作曲,屈塬填词,主要描写06年中国青藏铁路全线开通,给藏家儿女的喜悦及安康及赞扬我国铁路建设的辉煌成就。是一首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优秀作品。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藏风土人情和歌曲的创作背景,学跳藏族民间堆谐舞蹈并独立完成舞蹈。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天路》和观看藏族舞蹈,能够了解藏族的音乐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我国铁路建设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听作品,理解作品的结构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风格特点及表达情感,用领唱合唱的形式唱好《天路》。 教学方法 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具 PPT课件、哈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作业 内容与过程: 师生问好!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老师设问:学生去旅游想看蓝天首先想到哪些地方?西藏在学生印象中是什么样? 学生回答:云南、海边、蒙古,西藏等等。 ———(幻灯片展示)介绍西藏人俗文化、了解西藏。 设计意图:(收集关于西藏和青藏铁路的资料风景图片和音乐一起展示,有助于带动学生“走入西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合作探究 突破重难点 首先老师提问: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怎样的一条路?一起跟随音乐一起来学习一下。引出今天的课题———欣赏《天路》 1、初听歌曲 a、教师范唱歌曲《天路》,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天路是怎样的一条路? 学生思考:青藏铁路为何被称为天路? (课件展示) 学生回答:海拔高… (学生课前活动:提前了解西藏,有关哈达礼仪、高原海拔等) b、(幻灯片展示)歌曲的介绍以及词曲作者。 过渡:以讲故事的环节来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2、赏析歌曲 a、(读一读):朗诵歌词,分析歌曲结构(幻灯片展示) 老师提问:两音乐主题,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旋律特点和歌曲的情感?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幻灯片展示) 主题一:舒缓、悠扬 (喜悦之情) 主题二:高昂清脆,犹如高山呐喊(感激之情) b、(赏一赏):欣赏韩红演唱的《天路》与武警合唱团《天路》做比较,让学生说说这两种什么不同?在音色上有什么不同?更喜欢哪个版本?(播放音乐)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幻灯片展示) C、(说一说)提问:通过对歌曲了解,这首歌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对祖国的感激、祖国的热爱…老师帮助补充。(幻灯片展示) ●知识拓展 过渡:同学们去西藏旅游,藏族同胞会献给你最崇高礼物———哈达,哈达有五色,教学中运用蓝色哈达,衬托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1、我们都知道藏族是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藏族的舞蹈。(播放视频):藏族舞蹈《飞弦踏春》。 2、介绍舞蹈中的藏族乐器和藏族舞蹈。 3、学习简单的几个律动,分小组进行比赛,并让学生拿着哈达一起学生跟着音乐独立完成舞蹈。 ●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一首有关藏族风格的歌曲,学习了这么有意思的藏族民间舞蹈,让我们走进了雪域高原,也让我们知道了那条成为连接西藏与世界发展枢纽的青藏铁路,希望同学们能够从这首好听的歌曲中感受到藏家儿女的那种幸福,安康! 最后,用藏族同胞的舞蹈动作结束课堂———扎西德勒”! 课后作业: 收集一首关于有观藏族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较好的地方主要在于合理利用多媒体形式,没有过多的罗列使用,而是有选择性的使用必须的图片、视频等等,这样一来,即在上课时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当然,本节也有许多不足。主要有两个失误,一是:大屏幕字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