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44323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牧歌》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31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216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单元
  • cover
《牧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牧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蒙古族歌曲个性和感彩, 2、培养熱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3、学会演唱蒙古族民歌《牧歌》。 教学重点 重点: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蒙古族民歌的特点,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 难点:结合音乐启发学生参与表演及创作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师:有一首歌曲自创作之初,就成为草原人民的最爱,因为它唱出了草原人民的心声,现在我就用观看视频的形式将这首歌曲介绍给同学们! (观看视频———天堂)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所听的歌曲是什么歌曲?演唱者又是谁?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回答(略) 师:为了表达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腾格尔的这首歌曲是用了哪个民族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 生:(蒙古族) 师:腾格尔出生在绚丽的大草原呼伦贝尔,家乡的山水,草木、歌舞是腾格尔心目中的天堂,也是草原上所有蒙古族人民的天堂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四单元:神州音韵(四)———《牧歌》,让大家去聆听大草原的蒙古歌曲,感受祖国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魅力。 师:蒙古族民歌大体可以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类型,长调民歌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长,有独特的装饰音。短调民歌节拍律动鲜明、结构句法清晰。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欣赏音乐《牧歌》,思考一下歌曲是属于长调民歌还是短调民歌,它的旋律、节奏、速度上有什么特点?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长调民歌,旋律悠扬动听、节奏自由舒展、速度缓慢;辽阔地、抒情地、赞美地) 师:《牧歌》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民歌,旋律绵延起伏、节奏缓慢自由。歌词简朴形象,极富有诗情画意,生动地描写了蓝天、白云、绿草、羊群、牧人,展现了辽阔草原的美丽与安静,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气和诗情的草原放牧图。 歌曲学习 1、发音练习 师:教材学练提示中提到的一种演唱呼吸方法———缓吸缓呼。做这种练习时,我们可以设想去闻花的芳香,你会感觉胸廊自然而然地向前、向上拾起,腰部同时向外扩张;在呼气时也要保持吸气时的状态、在演唱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吸气、叹气的状态去歌唱。 师:下面我们做一下发声练习。要求:级慢吸气,保持两秒钟、缓慢用“嘶”或“哈”音出气;小腹控制,像蚕吐丝那样均匀,越长越好。 X - - - - || 嘶! 哈! 2、老师教唱曲谱,放慢速度、注意音准 用“u”来唱一下歌曲的旋律,注意运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式。/ 4、填词演唱歌曲,注意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式,以及长音的保持。 5、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拓展学习 播放由作曲家程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给你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略) 师:“无伴奏合唱”是一种不用乐器伴奏的,充分发挥人声特性的复调风格的合唱。它是合唱艺术中的最高形式,需要演唱者具有细致的音色、均匀胁两的声部美系、灵的力度变化和音准、清晰的吐字等。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牧歌》,欣赏了无伴奏合唱,了解了蒙古族民歌的分类,感受到了草原上的美丽景色及音乐的文化魅力。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