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46118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2课《演唱 草原上》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221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2课
  • cover
《 草原上》教学设计 课题:《草原上》 课型:综合课 年级:三年级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依据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学习、玩中创造。在音乐要素感知上采用了贴近孩子生活的音乐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在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听唱、自学的形式用优美柔和声音演唱歌曲《草原上》。感受蒙古族民间音调特点,体验牧民对家乡的歌颂赞美之情。 2.通过学唱、模仿、律动、创编、合作等音乐实践活动,体验音乐要素,表达音乐情感,增进相互合作能力。 3.认识“3、5、6”三个音的唱名和手势符号,通过演唱原版和创编版两首《草原上》,体验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特点,感受节拍、节奏、速度变化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和情绪。 教学重点: 用连贯柔和和轻快有弹性的两种唱法演唱歌曲《草原上》,感受蒙古族民歌旋律特色,体验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 具: 多媒体课件、头饰、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 ? 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许多令人向往的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老师想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你们想知道老师想去的地方是哪里么? 生:回答。 教师播放短片。 欣赏草原美景。 师:老师想去的地方是哪?谁来说一说。 生:(大草原)。 师:哪个民族的大草原呢? 生:回答。 师:你们对蒙古族有哪些了解呢?谁能来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就去蒙古族的大草原看一看。(教师介绍蒙古族风土人情)。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蒙古族民歌《草原上》。 师:一起来欣赏。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草原上》(1-2遍)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的眼前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谁能来说一说? 师:美丽的草原,蓝天是那么的高,太阳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很美很美……草原上有羊儿马儿在奔跑。 2.复听歌曲。大屏幕展示歌词。 师: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3.我们先看歌曲旋律。 先听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听辨3 5 6-|这组音符一共出现了几次? 师:用柯尔文手势感知并唱准mi、sol、la的音高。 师生接龙式的演唱旋律。 4.边画旋律线边唱旋律,感知乐句和旋律的高低起伏 师:老师将这些高高低低的音符用线条画了出来,它会告诉我们这些音符该唱多高,唱多长!伸出你们的小手跟我一起来画一画,唱一唱! 师:这样的旋律线条让你想到了什么?(高高低低的旋律好像起伏的群山,长长的长音好像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设计意图】:运用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学理念,不同音乐要素层层铺垫进入体验。在进行完全节奏节拍的体验后,这一环节进入了旋律的感知体验学习。按照教材编写意图,本课要让学生理性认识“3、5、6”三个音的唱名,学生通过示范模仿、视觉感知、旋律听辨、手势辅助等方式层层递进,反反复演唱,一定能牢记并唱好“mi、sol、la”三个音的音高,并很快完整学会歌曲旋律。 5.歌曲填词。 师:歌曲的旋律同学们唱得这么好,歌曲一定会唱的更好。 师: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