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7523

20世纪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

日期:2024-06-10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217568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世纪,中国,画的,创新,继承
    (课件网) 2011年 9月 世纪 世纪 在美术领域主张革新的美术家们纷纷响应新文化运动的号召,通过变革传统中国画来创造崭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美术。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人们高高举起了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大旗。 世纪 大力提倡到自然中写生,主张中西融合,以传统中国画材料工具和基本法则为主体,吸取西画的造型、色彩等,在中西绘画之间寻找新的创作道路。 代表画家:徐悲鸿、蒋兆和、林风眠 是指画家在对传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情趣进行的大胆创造。(“笔墨当随时代”) 代表画家: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潘天寿 一、“中西融合” 二、“借古开今” “中西融合”: 徐悲鸿 自画像 素描 徐悲鸿 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 徐悲鸿 用西画写实手法改造中国画的造型观 将西画重体面、结构的造型手法与传统中国画的意笔相结合 从造型、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泰戈尔像》 人物册页 黄慎 徐悲鸿:更重形象特征的刻画,更重衣纹与 人体结构的关系 黄 慎:强调用笔的书法式表现和韵律感 比较 徐悲鸿 “中西融合”:蒋 兆 和 蒋兆和,四川泸州人。我国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大师美和术教育家。呈先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代表作品有《流民图》 《杜甫像》等。 《流民图》高2米 长12米 蒋兆和 分析比较 传统水墨文人画: 简笔的、类型化的 现代水墨人物画: 写实的、具体化的 已写实改造中国画继承和借鉴了什么? 自画像 金农 “中西融合”:林风眠 林风眠“中西融合”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擅常描绘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景及各类静物画和风景画。 特点:方形构图 融入色彩 林风眠《秋艳》 《溪山秋霁图》 A、墨色交融、雄浑艳丽 B、长卷形式 C、用变化丰富的线条表现物象 D、强调面而不强调线 E、方形构图 F、意境空灵浩淼、清冷萧瑟 A D E B C F 练习:根据画面选择符合的选项 “借古开今”: 齐白石 2009试题: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是许多艺术作品的表现对象,国画大师齐白石也常将瓜果、蔬菜、昆虫等作为其作品的素材。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画属于年画 B.此画属于花鸟画 C.蝈蝈采用写意画法 D.画面没画背景,构图不完整 高考例题分析: 分析:这一题目主要考查对中国写意画艺术特征的把握以及读图能力。是第5课《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和第13课《20世纪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的必学内容。 以上题目启发我们: 1、对中国绘画的精髓———写意绘画的技法、艺术观念、审美意境鉴赏是非常重要的; 2、对代表画家的艺术风格要熟悉 ( B ) “借古开今”: 黄宾虹 万松烟霭 黄宾虹 树下抚琴图 黄宾虹 葑泾仿古山水画 董其昌 明 “黑、密、厚、重,然虚实有致” “深厚华滋”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 “借古开今”: 李可染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万山红遍 《溪山行旅图》北宋 范宽 《万山红遍》1964年 李可染 《千山万壑争流图》李可染 “借古开今”: 潘天寿 《记写雁荡山花》(中国画,1962年)潘天寿 开创了花卉与山水相结合的独特形式,其画不论构图、用笔,都追求雄强、豪壮的气势之美。 中国水墨皴法 斧劈皴 解锁皴 云头皴 雨点皴 扳麻皴 墨块皴 世纪 新中国诞生后,新一代画家把亲身体验丰富的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通过对祖国边疆的美丽景色、陕北高原的淳朴厚重、江南田边生活的生动刻画,使具有千年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焕发出了崭新的时代风采。 中后期中国画创作 《祖孙四代》 刘文西 《转战陕北》 石鲁 《绿色长城》 1974年 关山月 《说红书》 -- 方赠先 《石窟艺术的创造》潘洁兹 《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