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名称 《变色龙》 总课时 第 课时 备课时间 年 月 教学目标 1. 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2. 体会作者用夸张的手法进行讽刺。 3. 领悟小说主题并能联系现实生活谈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2. 体会作者用夸张的手法进行讽刺。难点:领悟小说主题并能联系现实生活谈感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情境导入:变色龙,是蜥蜴的一种。由于表皮下有多种色素块,因而它能根据环境不同而随时变换出不同的保护色。在俄语中,这个词的含义是指“反复无常、善于见风使舵的小人”。现在多用来比喻哪些善于见风使舵、巧于伪装欺骗的政客,含有贬义。二、交流展示:1.作者介绍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莫斯科大学毕业,做过医生。1880年开始发表作品,他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短篇小说,如《万卡》、《装在套子里的人》、《公务员之死》等都脍炙人口。还写了一些中篇小说和剧本。其作品大多有中译本。2.时代背景 《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是契诃夫早期小说,当时是俄国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时期。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谋杀,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为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沙皇大大加强了警察的权力,建立恐怖的警察统治,疯狂镇压革命运动,这些作为沙俄反动统治者的鹰犬、走狗的警察,对统治者阿谀奉承,卑躬屈膝;对人民则气焰嚣张,极尽恫吓讹诈之能事。《变色龙》就是为嘲弄、讽刺、鞭挞沙皇的这种警察统治而写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丑恶表演,就是这种反动警察的缩影。小说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恨。3.名家品评 《变色龙》通过人物的自我表演,随机应变,塑造了一个溜须拍马.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小说的题目《变色龙》和主人公的名字“奥楚蔑洛夫”起得准确.巧妙.新颖.形象。它们同文章的主题思想有着内在联系,具有深刻的讽刺和象征意义。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俄文“变色龙”也可译为易变心的人。作者借此强调主人公善变的性格特征。主人公的名字“奥楚蔑洛夫”是音译,意译就是呆傻.疯癫的意思,作者借此来讽刺.嘲笑和否定奥楚蔑洛夫这类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这个警官的唯一技能就是善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甘心情愿当统治阶级的看家狗,使人不仅感到可笑,而且还感到可恨。尽管他自作聪明,但实际上却是个毫无价值的混蛋。他的存在只能造成是非的颠倒和对公理的损害。 --《谈契诃夫的<变色龙>》(康林)4.生字注音胚子pēi 戳到chuō 坎肩kǎn 恐吓hè 畜生chù 前腿劈开pī②词语积累: 伶俐:聪明、灵活。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三、整体感知⑴小说中的“变色龙”到底指谁呢?文中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奥楚蔑洛夫;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一案)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小说可以分为哪三个部分呢? 第一部分(l一5自然段):发现狗咬人一案。(开端) 第二部分(6—27自然段):处理狗咬人一案。(发展与高潮) 第三部分(28、29自然段):判小狗最终胜诉。(结局) ⑵人物形象: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 (沙皇政府忠实的走狗)。⑶主 题: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人不如狗的黑暗现实和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四、精讲点拨①浏览课文,奥楚蔑洛夫处理这件案子时态度上有哪些变化?(五次变化) 首先当奥楚蔑洛夫不知狗的主人是谁时,他听取了赫留金的申诉,表示要“调查一下”,对狗主人罚款教训,骂狗是“野畜生”、“疯狗”,要“把它弄死”。这是他对狗的第一次宣判。第一次变化: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