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87555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4.1怎样认识电阻

日期:2024-06-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184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4.1,怎样
  • cover
14.1怎样认识电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导体的电阻,知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换算关系、以及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 2、经历科学探究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科学素养,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培养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使用 教具(教学)准备:电路示教板、电池组、定值电阻(带灯座)、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策略):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讲解、媒体演示、演示实验 七、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导体的电阻 (二)科学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电阻器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演示实验:将不同的导体连入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暗程度。 生会得到如下结论: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相同的。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1)符号:R (2)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换算关系:1 kΩ=103Ω, 1 MΩ=103 kΩ (3)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收音机、电视机电路板中的电阻元件。组织学生阅读P32“一些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并从中发现电阻的大小不同。 (4)实验:让学生观察一盏可调台灯的亮度变化。 (1)先由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电阻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并且说明你这样猜测的理由。 可能跟长度、材料、粗细和温度等有关; (2)学生根据猜想进行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由于涉及到多个因素的探究,所以在探究前引导学生用变量控制法去研究。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活动①提供的器材进行设计实验。(同时向学生介绍线路板中材料、长度、粗细等具体情况) 设计方案1: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线路板。这种方案定性地进行探究,通过选择不同的电阻线或者不同的长度观察小灯泡的亮暗来判断电阻大小的变化,从而探究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设计方案2: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线路板。这种方案也是定性的进行探究,通过选择不同的电阻线或者不同的长度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来判断电阻大小的变化,从而探究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设计方案3:电流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线路板。种方案综合了以上两种方案的特点进行探究,即可以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同时也可以观察小灯泡亮暗的变化。 最后在探究电阻与温度关系时,采用集中的原则,进行演示实验: 把一日光灯的灯丝接到电路中,接通过电路后,观察用酒精灯对日光灯灯丝进行加热前与加热时,小电灯的亮暗的变化,并把现象记录下来,最后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3)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学生根据自已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认真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并把实验现象和结果设计在一张表格上记录下来,便于他们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分析、论证与评估 老师与学生一同分析各组记录的数据,归纳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结论: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异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多数的金属,温度升高,电阻增大。(锰铜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很小,碳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滑动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2)构造、结构示意图和元件符号. 提出问题:怎样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